以行为之光 照健康之路——庆祝中华医学会成立110周年 | 中华医学会成立110周年专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9 17:42 1

摘要:2025年,是中华医学会成立110周年。作为中国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华医学会始终秉承“团结医务工作者,传播医学科学知识,弘扬医学道德,崇尚社会正义”的宗旨,在医学教育、科研创新、临床实践和健康普及等领域书写了辉煌篇章。行为医学分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高昶

一、薪火相传,初心不改

2025年,是中华医学会成立110周年。作为中国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华医学会始终秉承“团结医务工作者,传播医学科学知识,弘扬医学道德,崇尚社会正义”的宗旨,在医学教育、科研创新、临床实践和健康普及等领域书写了辉煌篇章。行为医学分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自1989年成立以来,始终与中华医学会同频共振,以“行为决定健康”为核心理念,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回首分会36年历程,沈家麒、杨菊贤、杨志寅、白波、季建林等历届主任委员以开拓者的勇气、科学家的严谨和医学家的仁心,引领行为医学从边缘学科发展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支柱。他们的贡献不仅为中华医学会增光添彩,更在中国医学史上镌刻了深刻的印记。

二、拓荒奠基:沈家麒、杨菊贤教授与行为医学的早期探索

1990年,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及生物反馈分会(行为医学分会原名)在天津召开成立大会,沈家麒教授当选首任主任委员,杨菊贤教授作为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和第二届主任委员,成为学科早期发展的核心推动者。两位教授深耕中医和西医,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提出“双心医学”理念,将心理干预融入心血管诊疗,开创了行为医学临床应用的先河。

杨菊贤教授是中国将哲学和心理学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生命木桶理论的创立者。他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主编的9部专著和400余篇论文中,更在于他培养了一代代青年学者。他主持的“心理行为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奠定了行为医学的科研范式。

2024年,杨菊贤教授因病逝世,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的一生诠释了老一辈医学家“以行为护健康,以奉献铸学科”的使命担当,激励后人接续奋斗。

三、学科崛起:杨志寅教授与行为医学的体系化建设

2005—2012年,杨志寅教授接任第三届和第四届主任委员,开启了行为医学学科体系化建设的新阶段。2007年,杨志寅教授创造性地提出“行为决定健康”“心理健康是健康的灵魂,行为健康是健康的基石”“健康行为显智慧,知之而行是智者”的重要理念。在WHO提出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限酒戒烟、心理平衡四大基石的基础上加上良好睡眠和早诊早治,以此健康六大基石为基础,把预防疾病的关口前移,普及健康的理念,揭开了行为医学由科学研究向“大众行为健康”推进的序幕。

他主编的《诊断学大辞典》被刘德培院士评价为“填补国际空白”,其英文版的筹备更是推动了中国行为医学的国际影响力,主持编撰的《行为医学》(第1版、第2版),为国家行为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他创办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从普通期刊跃升为被北大核心、Scopus、CSCD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成为学科交流的重要平台。此外,他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行为决定健康”科普丛书,出版30余部,惠及千万家庭,使行为医学从学术殿堂走进百姓生活。

2010年,他与钟南山院士、王陇德院士共同参与上海世博会“话健康”活动,首次将“行为决定健康”理念推向公众视野,成为健康科普的经典案例。

四、国际接轨:白波教授与行为医学的创新发展

2012—2019年,白波教授当选第五届、第六届主任委员,推动行为医学分会迈入国际化与多学科融合的快车道。他主导分会正式加入国际行为医学会,在国际行为医学大会首开“中国专场”,在Int J Behav Med出版“中国专刊”,并在分会成立相关学组,形成覆盖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科普教育等领域的完整体系。

2016年12月3日,白波教授荣获“2016中国健康传播大使”荣誉称号。为了增加国人对中国行为医学的了解,记录成绩、展示历史、总结经验,济宁医学院面向全国征集行为医学史料,编撰出版了会史——《行为医学在中国》(第1版、第2版)。

白波教授注重科研与实践结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0余项,主编《行为医学临床培训教程》《神经生物学》等国家级规划教材,将神经生物学与行为医学交叉研究推向新高度。2015年,分会被评为中华医学会“优秀专科分会”,成为国内医学专科建设的标杆。2017年,分会在中华医学会90个专科分会中率先成立党的工作小组,开启了党建引领学会发展的新纪元。

五、时代使命:季建林教授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化

2019年,季建林教授接任第七届主任委员,紧扣“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行为医学服务国家需求。他主导成立“中国躯体化症状诊疗研究中心”,探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解决综合医院非心理专科的诊疗难题。

他坚持“高端引领”和“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充分发挥行为医学分会在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科学普及、技术传播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推动了中国行为医学事业蓬勃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启动了“健康中国-行为医学分会在行动”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活动。为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引起的焦虑、恐慌等心理问题,组织行为医学专家编写了《突发应急事件公众心理应对指南》系列丛书及影音资料等多部科普作品,为我国突发应急事件提供了心理援助“行为医学方案”。分会还通过“科普教育全国百城巡讲”“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健康中国行”等活动,将行为医学理念渗透至基层。

六、成就与影响:分会助力中华医学会的荣耀之路

学科建设:从单一学科到涵盖神经生物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的交叉学科体系,形成“基础研究-临床转化-社会应用”全链条。

国际影响:加入国际行为医学会,主办多届全球学术会议,推动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社会服务:通过科普丛书、百城巡讲、世博会活动等,覆盖超亿人次,提升国民健康素养。

政策贡献:分会提出的“行为健康干预策略”被纳入国家卫生政策,为慢性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七、展望未来:行为医学与健康中国的共融共进

站在中华医学会成立110周年的历史节点,行为医学分会将继续以“行为决定健康”为指引,深化以下方向:

科技赋能: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推动精准行为干预。

基层覆盖:建设更多区域分中心,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青年培养:通过建立青年学组机制,培育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全球合作:牵头国际多中心研究,贡献中国智慧。

结语:以行为之光,照亮健康之路

从沈家麒、杨菊贤教授的拓荒奠基,到季建林教授的守正创新,行为医学分会始终与中华医学会同向同行。行为医学发展之路凝聚着老一辈的坚韧与新一代的活力,交织出学科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行为梦”助力“健康中国梦”,为中华医学会的辉煌篇章再添华彩!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