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买新区赌规划” 到 “抢老城吃红利”!2025聪明人选房反套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17:07 3

摘要:近期,一份聚焦房地产市场的深度报告备受瞩目。它梳理了自1970年以来15个国家的22次房地产危机,总结出规律:危机爆发后,主跌浪集中在前三年,主要指标回升需7年,房价重回高点要10年。这表明房地产市场调整复杂且具周期性,复苏进程漫长。不过,从当前形势判断,最坏

近期,一份聚焦房地产市场的深度报告备受瞩目。它梳理了自1970年以来15个国家的22次房地产危机,总结出规律:危机爆发后,主跌浪集中在前三年,主要指标回升需7年,房价重回高点要10年。这表明房地产市场调整复杂且具周期性,复苏进程漫长。不过,从当前形势判断,最坏的时候或已过去。

2024年9月底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和变化,重新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尽管市场上的悲观情绪仍然存在,但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的自我修复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预期。

在当下的房地产市场中,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市场分化愈发明显。这种分化体现在多个层面,从城市之间、城市内部不同地理位置,到小区内部不同户型、朝向和楼层,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当下房地产市场,分化现象显著,体现在多个层面。城市间,资源型城市如伊犁、乌鲁木齐、榆林、鄂尔多斯,过去三年及2025年房价稳定,部分小区上涨;而苏州、南京、杭州、深圳等传统核心城市,市场走势相对疲软。城市内部区域分化同样明显,以上海前滩板块为例,市场巅峰时大户型与小户型均价相差7-8万元/平,大户型因稀缺均价维持20万元左右,小户型因居住体验差且多为“房票”用途,价格跌至13-14万元/平。

小区内部也在分化。上海外环外次新小区,因居民家庭结构变化,对居住空间需求增大,出现二房折价、三房溢价的普遍现象,显示出市场下行时,购房者对居住品质和空间实用性的需求,已成为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

在市场分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房地产估值和参考数据体系面临挑战。以往,人们常通过城市均价等宏观数据来判断房地产市场走势,但如今这些数据的参考价值逐渐降低。因为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类型的市场表现差异巨大,单一的城市均价已无法准确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

购房者在评估房产价值时,需要更加细致和精准的数据支持。例如,不仅要关注小区整体的成交价,还要深入分析不同户型、楼层的价格波动。以三房户型为例,过去三年其成交价可能下跌了20%,而景观较好的四房户型,跌幅可能仅为15%或10%。同时,随着市场的发展,一些新的指数概念,如高租期指数、老破小指数、核心区指数、三房指数、四房指数等,逐渐成为投资者和购房者关注的焦点。这些细分指数能够更精准地反映特定类型房产的市场表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决策依据。

产品力在房地产市场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住建部相关发言指出,中国人目前不缺房子,缺的是好房子。以上海为例,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0多平,家庭户均拥有住房1.1套左右。在这样的背景下,品质较差的房子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从住宅发展历程看,不同年代产品居住体验差异大。98年商品房改革前的老式里弄房、平房居住体验不佳;改革后商品化小区有物业、停车位、绿化,居住品质提升;2013-2015年后的商品房小区,人车分流、外立面材质升级、公共区域优化,产品力显著增强。

近年土地市场变化,地方政府给开发商在得房率等方面更多优惠,推动产品设计创新。成都因144平以上住宅税费和限制多,开发商推出143平户型,将得房率提高到120%甚至更高,通过光厅入户、落地飘窗等设计增加实际使用面积,提升产品竞争力。

市场低迷期是产品力提升关键期。市场好时开发商为追求利润可能降低产品标准,市场遇冷则回归产品本身。2024-2025年,上海一些豪宅项目在公共区域采用石材上墙等高端材质,提升品质感,推动市场产品升级。

旅居需求正逐渐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热点。随着退休潮的到来,以及年轻人中自由职业和远程办公的兴起,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更加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旅居生活,对核心区和通勤交通的依赖度降低,转而关注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

像大理、大同这样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受到了旅居者的青睐。在这些城市,接近自然、具有文化属性的房产项目备受关注。同时,老城的更新改造也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过去,人们在投资和自住时,往往更倾向于新区,认为新区有更好的规划和升值空间。但如今,随着城市发展的深入,老城的价值逐渐被重新认识。

政府加大了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投入,包括拆迁动迁、城市更新等。以上海为例,黄浦和徐汇等老城区域,在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资源上具有明显优势,同时通过城市更新,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区域的吸引力。一些老城的夜市经济、特色美食等,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使得老城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房地产市场与权益类市场有相似处,但也有独特性。历史上,海南、温州、廊坊及近期华东和华南部分城市,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房价下跌幅度大,恢复缓慢。海南20年前7万的房子如今仅3万左右,温州2011年房价高点至今未被超越。与权益类市场不同,房地产市场解套难,部分失去流动性的房子可能永久失去流动性,因其市场规模庞大,全国房地产市值超400万亿,远超A股市场80-90万亿,市场调整时整体房价回升压力巨大。

尽管房地产市场挑战重重,但也有积极信号。政策层面,各地解除限价限售限购等措施,促进市场流动性。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9-10月全国新房销量良好,二手房市场持续放量。虽然开发商和居民对房价下行预期尚未完全扭转,但市场活跃度正逐步提升。

对购房者而言,当前市场环境下需保持理性。有购房需求者,可持续看房但不急于上车,依自身需求和市场变化选房。置换型购房者,建议先卖后买,在新政出台后第一、二周操作,获取流动性和价格优势。投资型购房者,短期内大城市房地产投资机会有限,需谨慎评估风险。

总之,2025年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与变革期,市场分化、产品力提升、旅居需求兴起、老城价值重估等趋势,带来机遇与挑战。购房者和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变化,做出明智决策。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完善政策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王小木说好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