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华发股份逆势密码:品牌升维与精准营销的双轨突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14:31 1

摘要:当房地产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珠海华发股份以一份“承压向上”的答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24年销售额1054.4亿元,连续5年稳居千亿阵营,行业排名逆势提升至TOP10。但这份成绩单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数字本身,更在于其背后的战略逻辑——通过“精

当房地产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珠海华发股份以一份“承压向上”的答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24年销售额1054.4亿元,连续5年稳居千亿阵营,行业排名逆势提升至TOP10。但这份成绩单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数字本身,更在于其背后的战略逻辑——通过“精准产品定位+圈层化运营+数字化基建”的三角模型,将品牌与用户的关系从“交易”升级为“共生”。

销售破局:用“场景力”重构市场逻辑

在行业销售额平均下滑25%的寒冬中,华发股份的韧性源于对城市价值的深度绑定。其核心策略可概括为“在高能级城市造现象级场景”:

珠海横琴荟玺项目以“琴澳融合”为支点,打造集国际教育、跨境金融、生态居住于一体的复合场景,2024年销售额突破55亿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居住标杆。

南京金陵月华项目则瞄准城市新中产的“文化归属焦虑”,通过引入非遗艺术展、定制私宴管家服务,2024年以将51.21亿销售额转化为“金陵文化复兴地标”。

品牌升维:从“流量运营”到“情感共振”

华发股份的品牌建设已超越传统营销,转向“内容生态共建”:“地球村音乐派对”现象级案例:与小红书合作打造城市级IP,通过举办地球村音乐派对活动,带动粉丝传播,将珠海的城市标签从“旅游胜地”刷新为“青年文化枢纽”。活动期间,小红书UGC内容超1.6万篇,话题浏览量5696万次。

推出华发“荟生活”理想社群,将宠粉的阶段性触达变成了长相守的陪伴。目前,已累计组建60+个社群,形成荟运动、荟成长、荟健康、荟乐活四大类目IP,珠海社群28个,主理人30余人,举办超200场活动,6000余人参与

这些动作看似“不务正业”,实则暗合用户心智规律——当行业还在比拼直播卖房的“转化率”时,华发已通过“情绪价值供给”建立差异化认知。

未来锚点:从“空间提供商”到“城市服务商”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变革的背景下,华发股份率先突破传统“空间提供商”的局限,向“城市服务商”全面转型。这一跃迁不仅体现在产品力的提升,更在于通过科技赋能与生态协同,推动行业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注入新动能。

科技赋能产品迭代:华发股份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产业化的“四化”技术支撑,全面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珠海湾项目的全球首个无人机配送社区,便是这一战略的最佳注脚。业主通过APP预约生鲜,30分钟内即可送达,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生活效率,更重新定义了未来社区的生活场景。

此外,华发股份还携手华为等科技巨头,打造智慧样板间和全屋智能家居系统。例如,湾玺壹号项目通过数字家庭控制平台和鸿蒙生态系统,实现了涵盖回家、离家、工作、学习等36个智慧生活场景,为业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舒适体验。

华发股份在商业运营领域的创新同样令人瞩目。武汉咸安坊项目将百年历史建筑改造为策展型商业体,通过“艺术驻留计划”吸引年轻客群,提升了资产价值。

这种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华发股份对城市文化与商业价值的深度融合。通过将历史建筑与现代商业运营相结合,华发股份不仅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本。

华发股份的转型不仅是产品力的提升,更是企业角色的重塑。从“建房子”到“建生态”,华发股份通过科技赋能和生态协同,构建了“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结语:

在房地产行业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型的关键时期,华发股份的实践揭示了一个行业真理:房地产的终极竞争力,不仅仅在于土地储备或融资成本,还在于“与城市共生长”的生态构建能力。当珠海湾用无人机重新定义社区服务、当咸安坊用策展激活商业流量、当业主社群成为品牌传播节点,这家国企正悄然完成从“开发商”到“城市运营商”的蜕变。或许正如其在年报中强调的:“真正的抗周期能力,源自对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持续响应。”

(本内容属于网络转载,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及投资依据.)

来源:每日经济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