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正面临严峻考验:该公司在我国被控违规,反垄断风波升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00:02 1

摘要:在全球芯片博弈的棋盘上,英伟达正面临一场严峻考验:我国监管机构正式指控这家AI芯片霸主违反反垄断法,这不仅仅是商业纠纷,更是中美科技摩擦的最新火花。2025年9月15日,正值两国贸易谈判之际,这一消息如惊雷般炸响,潜在罚款高达17亿美元,让市场瞬间警铃大作。英

在全球芯片博弈的棋盘上,英伟达正面临一场严峻考验:我国监管机构正式指控这家AI芯片霸主违反反垄断法,这不仅仅是商业纠纷,更是中美科技摩擦的最新火花。2025年9月15日,正值两国贸易谈判之际,这一消息如惊雷般炸响,潜在罚款高达17亿美元,让市场瞬间警铃大作。英伟达的H20芯片本是为合规而生,却卷入更深的漩涡,这场风波如何重塑AI供应链,值得我们深思。

英伟达的芯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一切源于2020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公司Mellanox的交易。当时,我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给予条件批准,要求英伟达遵守“公平、合理、非歧视”(FRAND)原则,确保其GPU加速器和网络产品继续向我国市场开放,并与其他厂商硬件兼容。这本是为维护市场公平的承诺,却在2024年12月引发调查——监管机构怀疑英伟达未能履行义务,涉嫌限制技术流动和滥用市场地位。

初步调查结果于9月15日公布,SAMR明确表示,英伟达“违反了我国反垄断法”。具体违规包括在收购后未能提供足够的互操作性和供应保障,尤其在AI芯片领域,英伟达被指通过技术壁垒挤压本土竞争者。行业专家分析,这一指控并非空穴来风:Mellanox的网络技术本是数据中心关键,英伟达整合后,可能间接影响我国企业对高性能计算的获取。调查还将继续深入,可能涉及更广泛的商业实践审查。

英伟达尚未就此发表正式声明,但公司CEO黄仁勋此前在公开场合呼吁美国放宽对我国的芯片出口限制,他直言:“如果能自由销售,英伟达在我国的AI市场潜力可达每年500亿美元。”这一表态反映出公司对我国市场的渴望——2024财年,我国贡献了其13%的营收,约170亿美元,主要来自数据中心和游戏芯片。

消息一出,英伟达股价在开盘前下跌2.1%,市值蒸发数百亿美元。华尔街分析师担忧,这可能加剧供应链不确定性,尤其在AI热潮下,英伟达的Blackwell架构芯片正处于关键推广期。短期内,公司或需调整H20芯片的供应策略——这款为遵守美国出口管制而设计的降级版,已面临本土替代品的竞争,如华为的昇腾系列。

这一调查的时机耐人寻味:9月15日,正值中美贸易代表在西班牙马德里展开会谈,焦点包括关税减免和半导体出口。美方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直言:“我们讨论了英伟达调查的糟糕时机。”这被视为我国的反制信号——回应美国拜登政府及特朗普后续的芯片禁令,后者限制了高性能GPU向我国出口。

历史脉络中,此事延续了长达数年的科技战。2024年,美国升级对华芯片管制,英伟达被迫开发H20等“阉割版”产品;我国则通过反倾销调查美国模拟IC芯片,并鼓励本土企业自研。SAMR局长罗文此前表示,将加强对先进科技并购的审查,影响全球反垄断规范。这波行动,不仅针对英伟达,还包括对美国供应商的反歧视审查,凸显我国在AI领域的自立决心。

从工程角度看,英伟达的困境加速了我国AI芯片生态的本土化。H20虽支持部分AI训练,但性能受限,无法匹敌旗舰H100,这促使阿里巴巴、百度等巨头加大自研投入。华为的Kirin系列和昇腾910B,已在云服务中占据一席,预计2025年本土AI芯片市场份额将升至40%。技术趋势上,我国正从7nm向5nm迭代,中芯国际的产能扩张将支撑更多自主GPU开发。

市场洞察显示,全球AI芯片需求年增50%,但地缘风险让供应链碎片化。英伟达若被罚款1-10%的上年度销售额(最高17亿美元),可能被迫开放更多技术许可,以换取和解。这将推动行业向多元化转型:我国企业如寒武纪和比特大陆,正优化边缘AI算法,功耗降低20%,适用于智能制造和自动驾驶。长远而言,这一摩擦或刺激全球合作,如英伟达与台积电的1.6nm工艺合作,但也警示外资:在敏感领域,合规成本将水涨船高。

总之,英伟达的反垄断指控不仅是商业警钟,更是科技地缘博弈的缩影。它揭示,在AI时代,市场准入与国家安全交织,创新需在规则中求生——这提醒全球玩家,平衡合作与自强,方能把握芯片未来的脉动。

来源:万物云联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