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宛城公安:白警官的一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9 16:27 1

摘要:白大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94年入伍,2010年转业至南阳市宛城区公安分局,现任东关派出所社区民警。从军营到警营,他始终以“为民守平安”为信念,扎根基层14年,化解矛盾纠纷千余起,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2023年获评“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

社区民警:白大勇

白大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94年入伍,2010年转业至南阳市宛城区公安分局,现任东关派出所社区民警。从军营到警营,他始终以“为民守平安”为信念,扎根基层14年,化解矛盾纠纷千余起,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2023年获评“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

晨曦微露

“在我们社区,提起白警官、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身材高大眼神里透着温和与坚定,自成为社区片警的那天起,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这是红梅小区业主群里面某位业主的聊天记录,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民警的赞扬和信任。那么,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位被群众赞誉为“社区里的暖心守护神”的白警官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白警官,咱们小区三号楼张大爷的身份证丢了,想补办一张身份证……”上午8时许,春日暖阳洒在宛城区东关街道办事药厂家属院小区院落中,这个小区属于老旧社区,大多数住的都是老年人,为了方便服务,南阳市宛城区公安分局东关派出所红卫警务室社区民警白大勇每天上午都会到小区转一下,询问家长里短,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处理各项事务。

走访完,白大勇赶回警务室。警务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同一个小型的派出所,囊括了人口管理、场所管理、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群众等多项功能,承载了无数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里浸润的百态人生。每天上午都是群众咨询和办理业务的高峰时期,前来咨询户籍政策办理居住证业务的辖区群众络绎不绝。

赤轮凌空

“如果上午接待群众,那下午就是走访时间。”白大勇说。下午2点30分,他会准时开启暴走模式,对社区周边商铺、宾馆等场所进行走访检查,和社区联防队员一同了解居民生活情况,深入社区开展宣讲工作。

“和群众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不是说让你跟群众比谁声音更大,需要的是耐心、细心和爱心。只有想着群众的诉求,用群众的思维替他解决问题,群众才会认可你。”白大勇解释道。对此,白大勇在实践工作中探索出在社区中建立居委会、内部单位和村民小组三级治安防范网络的工作机制,时刻掌握辖区治安动态,解决矛盾、化解纠纷,开展宣传、服务群众,做到辖区情况熟、底子清,警民关系和谐。

下午6时许,伴随着居民回家做饭的步伐,白大勇便急匆匆赶到警务室打开电脑,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复盘,记录工作日志,将白天登记回来的信息录入公安系统,及时做好对各种信息更新、维护和注销、核签工作……确保信息数据准确、鲜活,做到清理一片,清楚一片、放心一片,为公安实战提供有力支撑。他的工作日记,“记”的是社情民意,“办”的是急难愁盼,将存在的问题整理出来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暮色繁星

“抓紧时间吃饭,一会儿要对九小场所开展清查工作。”晚上8时许,简单地吃过晚饭,白大勇顾不上休息,又深入商业街、公园、小区、广场等人员聚集场所开展巡逻宣传防控,让群众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走访排查、化解纠纷、日常检查……白大勇就是在这样平凡而忙碌的一天又一天中度过的。没有惊心动魄的破案故事,却扎根基层,深耕社区,走街串巷,大事小事随叫随到,张家长、李家短,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里跑细了腿,磨破了嘴,用忠诚、责任和汗水守护着千家万户,演绎了一幕幕社区真情。

白大勇总是说,社区民警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用群众的思维解决问题,才能走进他们心里。他也认为,“平安建设没有捷径,靠的是日复一日的深耕细作,和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从保家卫国的军人到守护街巷的民警,白大勇用脚步丈量社区,用真情化解千结。他证明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需要的是将心比心的温度、见微知著的敏锐,以及永不褪色的为民初心。

来源:宛城政法宣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