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附中”又有学生自杀,精英高中真可怕!

B站影视 2024-12-04 15:01 2

摘要:当地时间10月17日星期四早上,9年级男生Benjamin被发现死于家中,年仅15岁。

一位美国9年级男孩的自杀,让鼎鼎大名的“哈佛附中”陷入巨大的争议中。

当地时间10月17日星期四早上,9年级男生Benjamin被发现死于家中,年仅15岁。

Benjamin从7年级开始就读于加州洛杉矶的哈佛西湖学校Harvard Westlake School,是所有家长眼中的“完美孩子”。

这已是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第四起自杀事件了!

据悉,两年前该校还有14名学生因为抑郁症退学。

这些看似充满机会和光辉的精英高中,背后为何会成为孩子生命的“死神”?

01

— Dr小鱼 —

这所夺命神校,是什么样的?

哈佛西湖学校作为洛杉矶最负盛名的私立中学之一,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无论是师资力量、学术环境还是体育设施,都无可挑剔。

这里的学生大多来自美国的亿万富翁、好莱坞大亨及其他精英家庭。

精英圈中的孩子们,无论是在家庭背景还是个人成就上,都显得格外耀眼。

哈佛西湖学校毕业生名校录取比例将近1/3,学生的成绩几乎从未低于A+。

拥有“加州私校天花板”头衔。

15年里每年向哈佛输送学生最多的21所高中,

哈佛西湖学校位于C位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显赫又充满精英气质的神校,算上去年,已经接连发生4起类似的悲剧。

去年,2023年春天,一名15岁的韩裔女孩在学校自杀;

六周后,另一名12年级男孩选择自杀;

6月底,又有一名即将升入高三的男生以相同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虽然校方未明确公布自杀原因,但从社交媒体和公开声明中可以推测,这些学生多半是因为学业压力和心理问题才选择了不归路。

不只哈佛西湖学校,加州另一所位于硅谷核心地带亚裔占比近一半的顶尖公立高中——亨利·冈恩高中(Henry M. Gunn High School)。

这所学校是被称为全美最好的公立高中之一,但也是全美自杀率最高的高中之一。

2015年3月前后,三名华裔学生连接自杀。

同年,学校宣布有42名学生因有自杀念头而入院接受治疗。

2022年有一名华裔毕业生卧轨自杀,今年2月,又有一名16岁华裔女生选择在同一条铁轨自杀。

对比很多国内的孩子,这些美国精英中学的学生几乎是站在宇宙中心了,要资源有资源,要人脉有人脉,上名校本应该像呼吸那样简单。

但是为什么这些“别人家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这些令人心痛的事故呢?

02

— Dr小鱼 —

精英高中的丛林法则

曾有一位辅导老师在Reddit论坛上分析了哈佛西湖学校学生自杀事件的原因。

“过去8年,我辅导过一百多名哈佛西湖学校的学生。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孩子从小就被赋予了极高的期望,他们就像绷紧的皮球...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周围都是超级学生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逐渐被侵蚀,最终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2021年,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附属研究机构Challenge Success发布了一项关于美国顶尖中学学生的全国性调查。

结果显示,约有3/4的高中生和1/2的初中生表示,他们“经常或总是感到压力”,而超过2/3的高中生表示,他们“经常或总是担心”自己能否被理想的大学录取。

这些来自美国顶尖中学的学生,通常拥有最丰富的资源和最高的智力,但现实远比外界想象的更加严酷。

这些学校中,学生们从小便被灌输一个明确的目标:保持社会地位、争取进入常春藤名校,并最终走向社会的巅峰。

尽管这些顶尖私立中学拥有丰富的资源,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生,但能最终进入藤校的依然是少数人。

据统计,即使是排名全国第一的Phillips Exeter Academy,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进入藤校。

为了争夺凤毛麟角的录取名额,精英高中的学生从小就学会了适应丛林法则。

2015年,在一波自杀潮被媒体曝光后,曾就读于哈佛大学的NBA球员林书豪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在Paly高中的心路历程。

“我清楚地记得,当我还是高一的时候,就坚信接下来四年的平均绩点将成就我的未来,或者毁掉我的一生。”

“我每天都在思考,每份作业、每个项目、每次考试都决定着我进入顶尖大学还是普通大学,决定着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

曾经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深入加州一所顶尖公立学校——惠特尼高中(Whitney High School),亲身体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他和学生一起上课、一起活动、甚至一起参加考试,最终写成了《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一书。

休姆斯开篇的第一章便以“惠特尼高中的魔鬼数字——4”为标题,精准概括了这所学校学生的日常生活:

4小时的睡眠,4杯拿铁咖啡,和4.0的GPA成绩。

名校的录取竞争,几乎笼罩了学生整个高中生活,并且这一竞争无差别地影响着每一位孩子。

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往往导致精神和心理问题的出现,很多学生因此患上抑郁症,甚至有些人为了逃避压力而沉迷于违禁药物。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精英苗子如果跟不上学业或者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在精英模式下就会被归类为淘汰者,最终沦为弃子。

03

— Dr小鱼 —

高智商的代价

除了环境的原因,生理上的一些特征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要原因。

能够进入精英高中的孩子,他们的智商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智商常常被视为一种天赋,高智商的人往往能在各自领域取得出色的成果,它们潜力大、教育水平更高、收入也更高。

但是有些研究却发现,高智商或许不只是天赐的礼物,也可能是诅咒。

2009年,美国进行了一项关于天才儿童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参加公立学校天才计划的6至11岁学生。

研究发现,这些天才儿童对环境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远比普通孩子更为强烈,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的认知敏感性较高。

这种敏感性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

2017年,美国匹兹学院(Pitzer College)的心理学系对3715名智商超过130的门萨俱乐部成员进行了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这些高智商者更容易患上心理和生理疾病,特别是焦虑症,高智商者的焦虑症患病率高达20%,是普通人的2-4倍。

这些研究表明,智力天赋,尤其是高语言能力与各种心理、情感和生理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通常,具有极高智商的人在思维强度和过度兴奋能力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征,这些能力在特定情境中可能变得非常明显,甚至对个体造成伤害。

在一些最杰出的天才中,成年后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尤其是在富有想象力的作家、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等群体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在学术界这并不是一个新的观点,早期的研究已经表明,这些心理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他们年轻时就已经有所显现。

只不过追求成绩和排名的家长和老师,从未发觉孩子的变化。

04

— Dr小鱼 —

完美孩子的背后

为何高智商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反刍思维

研究表明,高智商者往往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自省能力,但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陷入“反刍思维”(rumination)中。

反刍思维是一种过度回顾、过度分析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思维方式,它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那些容易反复思考问题的人,往往会将某些细节反复琢磨,无法自我解脱,这种心理负担对情绪造成极大的影响,使得他们容易陷入沮丧和焦虑。

2.过度完美主义

高智商者通常有着更高的自我要求,他们对自己要求完美,希望能够在每一件事上都做到最好。

追求完美本无可厚非,每个人都希望取得优秀的成绩,但对于过度完美主义者来说,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只有“完美”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自我接纳。

长期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容易导致情绪失衡。如果他们没有及时调整这一状态,可能最终会走向极端,陷入抑郁。

3.内心极度孤独

高智商者往往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这使得他们在社交中往往感到孤独。

由于思维的差异,他们与同龄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会变得更加困难,这种隔阂让他们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容易感到被孤立。

在一项涵盖30万个研究对象的大规模实验中,研究结果显示,社交孤立对死亡率的影响几乎等同于吸烟,其影响力超过了肥胖和缺乏运动的影响。

这充分说明,孤独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负面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天生高智商的人,孤独感往往更加显著。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身边品学兼优的孩子是不是或多或少具备以上一种或两种特质。

这些就是完美孩子、光鲜亮丽成绩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

05

— Dr小鱼 —

父母孩子的修行

2021年发生的一个悲剧,相信很多人都记忆尤深。

曾以托福118分考上了埃默里大学,被各媒体争相报道的留美学霸张一得,在异乡悄然结束了20岁的年轻生命。

张一得的父亲是红极一时的育儿博主,曾以自己的育儿理念和经验在网上积累了大量的粉丝,他对儿子的付出可谓惊人!

十几年来,他每天变着花样为孩子做饭;为了让儿子学好英语,他曾雕刻了25万个字母;为了记录孩子的成长,他拍下了超过20万张照片…

结果孩子刚去美国上学一个月就自杀了。

父亲对他的爱是真的,对他的压迫也是真的。

张一得3岁之前,父亲坚持用全英文与他交流,3岁之后,父亲更要求用笔谈代替口语对话。

尽管孩子哭闹、撒泼打滚都改变不了父亲的要求。

上小学的第一天,父亲就制定了规则:从今天起到小学毕业,六年都要考100分,要得第一名,否则爸爸要罚你。

或许是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父母共同的愿望。

父母愿意倾尽所有,甚至牺牲自己的舒适和安宁,为的是能够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最丰富的资源,以及最广阔的成长空间。

但不可否认的是,父母对孩子成绩和未来的过高期望,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孩子内心的沉重负担,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很难获得足够的心理支持与情感慰藉。

当父母的期望无法兑现时,孩子们不仅要面对自我价值的怀疑,还要忍受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失望。

父母的期望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动力源泉,而不是束缚他们前进的枷锁。

不管外界如何卷,做父母的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初心”。

我们想要的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不管是否优秀,只要他们平安快乐,我们就是最幸福最成功的父母。

来源:我是Dr小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