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新”意盎然 激活娄底“春日经济”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9 08:00 1

摘要:清明假期,娄底文旅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接待游客119.94万人次,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9.54%;旅游总花费9.39亿元,同比增长145.55%;游客过夜游平均停留时长为1.695天;17家纳入监测的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3天累计入馆人数3.11万人次,同

数据点睛

●娄底旅游总花费增速为145.55%,是全省平均水平(58.86%)的2.47倍

●游客人均日消费672.92元,同比增长74.06%,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33%)

●14家乡村旅游区接待游客2.93万人次,营业收入191.07万元,同比增长19.93%,增速高于全市景区平均值(13.86%)6个百分点

清明假期,娄底文旅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接待游客119.94万人次,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9.54%;旅游总花费9.39亿元,同比增长145.55%;游客过夜游平均停留时长为1.695天;17家纳入监测的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3天累计入馆人数3.11万人次,同比增长27.44%。

这组数字背后,是红色基因与绿水青山的交响共鸣,是传统文化与消费新潮的诗意碰撞,是文旅融合多维发力绽放的春日活力。

红色基因与生态文旅深度融合

清明期间,娄底以“缅怀英烈”为核心,创新打造“红色+生态”文旅矩阵。

市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推出“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通过环境优化、服务升级、宣传引导等举措,全力打造平安清明、文明清明的祭扫环境。双峰县以蔡和森诞辰130周年为契机,举办敬献花篮、红色思政课及文物短视频创作等活动,线上线下联动传承红色基因。新化县将祭扫与书法创作结合,以传统艺术形式深化爱国主义教育。200余名师生、工人代表在冷水江市锡矿山烈士纪念碑广场参加湖南省“‘我们的节日·清明’暨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教育。

踏青赏花催生乡村经济热潮

清明时节,踏青赏花乡村游成为文旅经济增长新引擎。

清明灌水期,紫鹊界梯田呈现“镜面梯田”奇观,吸引大量游客蜂拥而至。“既能感受世界灌溉遗产的震撼,又能参与农耕文化的体验,这样的清明节既有文化深度又有生态美感。”来自长沙的游客李女士在紫鹊界梯田打卡后点赞。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以百丈高崖、楚湘奇观、仙人府洞钟乳石与“十里画壁”摄影点,成为家庭出游首选目的地。梅山龙宫奇幻溶洞瀑布与波月洞《西游记》七彩钟乳石搭配新化三合汤等特色美食,形成“探秘+美食”闭环体验。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4月杜鹃花海与蚩尤谷徒步路线,让游客在负氧离子中触摸历史脉络。三联峒冰泉景区原始木梯探险、新化滑翔伞基地空中俯瞰资江、花溪谷野趣派对等项目,进一步丰富旅游选择。

据统计,清明假期,全市纳入监测的26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7.78万人次,营业收入466.13万元,其中14家乡村旅游区接待游客2.93万人次,营业收入191.07万元。

“文旅+”新业态点燃全域活力

清明假期,娄底夜间经济红火。双峰县犁头嘴灯塔农场夜游、娄星区竹山人文夜市、市体育公园和娄影商业街等点燃夜间消费,成为外地游客必打卡地点。

“赏花经济”爆火,催生农产品加工、民宿、文创等产业链。“油菜花儿开三湘等您来”2025湖南油菜花节暨娄底双峰第十四届油菜花文旅推广月活动,以“油菜花+农业+文化+旅游+体育”为核心,打造“春日花海+农耕体验+非遗展示”立体场景,预计吸引游客20万余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效益3000万元以上。涟源市第三届梨花节暨古塘乡第二届梨花诗会,通过民俗表演、非遗手工展示等沉浸式体验,将千亩梨园打造成“流动的文化展厅”。

体育赛事为文旅融合添彩。“知企杯”家国情·双峰行第三届半程马拉松赛串联曾国藩故居、蔡和森故居等文化地标,2000余名跑者在万亩油菜花海赛道中感受“一步一景一故事”。湖南省首届登山大赛大熊山分赛场将蚩尤文化讲解融入赛事,实现体育消费与文化传播“双丰收”。2024-2025赛季娄底市青少年U系列足球联赛,吸引全市55支球队1015名青少年参赛,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活力。

当传统节日与现代消费激情相拥,当绿水青山与红色基因深度对话,这片土地上绽放的不仅是旅游数据的跃升,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正如市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彭一伶所说:“我们正在书写的,是一部既有历史厚度又有时代温度的文旅新篇。”

来源:湖南网信办代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