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丨网红餐饮进校园,也要有“分数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15:26 3

摘要:“转发开业推文80个赞领免费蛋糕”,某网红餐饮入驻清华大学后推出了这项促销活动,推文转发迅速破了8000,可当同学们辛辛苦苦集好赞,在准备领蛋糕的当天被商家告知“每天限量48个”,且“仅限清华学生”,所谓的“最终解释权”让学生们彻底破防。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转发开业推文80个赞领免费蛋糕”,某网红餐饮入驻清华大学后推出了这项促销活动,推文转发迅速破了8000,可当同学们辛辛苦苦集好赞,在准备领蛋糕的当天被商家告知“每天限量48个”,且“仅限清华学生”,所谓的“最终解释权”让学生们彻底破防。

对商家的声讨迅速蔓延到校园社区,收集80个赞原本就很消耗人际关系,临了却掉进“营销陷阱”,怎肯罢休。隔壁的北京大学学生也感受到了“学历歧视”,甚至有北大法学生已经开始“走法律程序维权”。最终商家发布了道歉声明,蛋糕每天限量48个改为400个,并删除了“仅限清华”的条目。学生们给网红商家狠狠上了一堂维权课。

当下餐饮竞争激烈,很多网红商家瞄准了高校校园。《2024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规模今年预计达到8500亿元。与其在商场B1层卷得飞起,不如在校园开拓新蓝海,毕竟校园客户群体单一、品牌传播度广,而且学生们给自己“加个鸡腿”的消费升级意愿强烈。但如果真把学生当作象牙塔里的乖宝宝,商家无疑是拨错了算盘珠子。消费升级自然伴随着维权意识提升,想着利用学生“薅羊毛”的心态,反过来薅学生的羊毛,只会踢到00后打造的铁板。

相较于跟校园食堂卷性价比,网红餐饮更大的优势是服务质量。比起在漫长的队伍中刷手机,学生们希望得到快速、便捷的就餐体验;比起食堂阿姨机械式的摇勺,也期待到位的微笑服务。然而有学生发现,有些主打优质服务的网红餐饮,在进入校园后纷纷“食堂化”了,比如入座自取碗筷、自己加饮料,上菜慢但餐盘收得飞快……这些校园内的服务与商场的门店可谓天壤之别。如果消费升级换来的却是服务降级,很多学生宁愿去隔壁排长队,至少量大管饱且价格便宜。

说到底,网红餐饮进校园不仅关乎当下的营收情况,也涉及品牌的长期战略。有商家就表示,品牌很看重培养学生群体的消费习惯,希望通过4年的亲近,让他们在毕业后成为品牌的“未来金主”。要做到这一点,自然需要花心思回应学生的消费诉求,用日常的诚意累积好感度,而一次失败的营销案例,很可能让学生们长期累积的品牌好感度清零,像“限量蛋糕”这样一上来就翻车,重新建立信任往往要耗费更多的努力。因此入驻校园的网红品牌要画好长期营销的蓝图,少一些小心思、小伎俩,多一分诚意、多一点贴心,真正让品牌成为学生群体心目中的“白月光”。

网红餐饮入驻校园,可别急着抢滩登陆,也别光盯着学生群“消费升级”带来的商机,更应该踏踏实实地让性价比、服务质量、品牌诚意这些学科都能达到高校“分数线”,不然年轻的“考官”们自然会用脚投票,让不合格的商家复读再考。

来源: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