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太宗皇太极是大清政权的开国皇帝,注意他是大清政权而不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因为当时明朝未亡,大清政权只是割据关外,双方并没有形成南北朝的情况,所以皇太极只是大清政权的开国皇帝。
康熙帝算不算清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呢?
偶尔看到这个问题,感觉很有趣,回答一番。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要先搞清楚清朝的开国皇帝是谁?
清太祖努尔哈赤属于是清朝的奠基者。
清太宗皇太极是大清政权的开国皇帝,注意他是大清政权而不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因为当时明朝未亡,大清政权只是割据关外,双方并没有形成南北朝的情况,所以皇太极只是大清政权的开国皇帝。
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由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全国性政权,这才意味着大清可以称之为清朝,清世祖顺治帝身为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自然就是清朝的开国皇帝。
顺治帝上世祖庙号也是参考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靠着不正当的方式击败弟弟阿里不哥,成为大蒙古国的第五位大汗,虽然他的合法性不足,并且前面有着三代四人,但是他在位时期建立元朝,并且实现大一统,身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因此是上庙号世祖。
从礼法上顺治帝上世祖庙号,享受开国皇帝的待遇是没毛病的,只是就具体人生作为来说,他是幼年登基,在位前七年是由摄政王多尔衮实际掌握皇权,清朝入关,并且消灭关内各大势力,都是多尔衮的作为,等到多尔衮突然死去以后,顺治帝接手皇权时,只剩下西南苦苦支撑的南明永历政权和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已经基本上奠定大一统的格局,因此很多人认为顺治帝的世祖庙号很水。
但是无论怎么说,在古代皇帝才是唯一的天地主角,即使再怎么评价顺治帝,他上世祖庙号是没问题的,总不能让多尔衮这个没当过皇帝的人上世祖庙号。而且摄政王再大,哪怕僭越成为独一无二的皇父摄政王,但依旧是臣子,所以他的功绩自然要落入顺治帝手中。
理清了谁才是真正的开国皇帝,再讨论康熙帝是不是实际的开国皇帝就好讨论了。
简单来说,关外二帝与清朝的关系,如同是秦始皇与之前秦国君主的关系一般,所以康熙帝是王朝实际上的二代皇帝,他本来上太宗庙号也合适,但是因为清朝的发展历史比较特殊,太祖和太宗这两大极品庙号,已经给了奠基者努尔哈赤和开辟出割据政权的开国皇帝皇太极,所以他不能上太宗庙号,并且因为儿子雍正帝的逆天操作,给他上了圣祖庙号,所以他二代皇帝的定位被无形中削弱。
那么这就可以认定他不是实际上的开国皇帝吗?
也不太能。
因为康熙帝处于的时间节点太微妙了,虽然他是清朝的第二代皇帝,但往前他前面不只是有开国皇帝顺治帝,还有关外二帝,一共是三代人,往后他虽然看似是守成,但他实际上干了很多开创者的事情。
以开疆拓土来说,康熙帝在位时期驱兵入藏,开始将藏地纳入清朝的实际统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他还将漠北蒙古彻底纳入清朝的统治之中,开拓的疆域之大,在清朝十二帝之中可谓是名列前茅。
以稳固统治来说,他更是抵住了三藩之乱的冲击,使得清朝没有因此亡国或者退回关外,没有使得当时天下陷入四分五裂的格局之中,维持了大体的稳定,并且削平三藩和收复台湾,使得清朝中央朝廷的统治彻底延伸深化到南方,这样的功绩也是值得大书特书。
康熙帝还完成了顺治帝终其一生都没有完成的事情,那便是站在天下之主的角度,平衡满臣和汉臣的矛盾,在形式上完成了满汉一体,建立了清朝的统治组织,使得清朝没有成为下一个不过百年的元朝,奠定了清朝的长久统治。
所以总结来说,康熙帝虽然是后继之君,但是他功绩很大,并且因为父亲顺治帝在24岁便是英年早逝,没有完善清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以后的各种体制,所以他做了很多开国皇帝该做的事情,完善了清朝的体制,极大巩固了清朝的统治,有着很大的开创之功。
但也不能以此认为康熙帝就是清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毕竟清朝从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全国性政权的翻天覆地变化是发生在顺治朝,康熙帝的功绩再大,也比不上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全国性政权的功绩。
而且顺治帝亲政以后的十年时间也不是碌碌无为,在军事上他将南明永历政权击溃,使永历帝只能带领余部退到缅甸,等于是彻底退出了争霸天下。郑成功虽然依旧对东南沿海有着巨大威胁,但在大陆已经威胁不到一家独大的清朝,使得清朝的大一统成为定局。
在文治上,顺治帝也是一代开明之主,既想通过汉臣集团加强皇权,又站在天下之主的角度,想要缓和满汉官员之间的矛盾,所以不是一味的偏向于满臣,并且提高汉臣地位,因此与以孝庄太后为代表的守旧派发生激烈内斗,最后英年早逝以后,遗诏也是被变成罪己诏,自己将自己骂的狗血淋头,虽然顺治帝最后失败了,但是他的这一想法最终被康熙帝继承并且完成。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能彻底无视顺治帝,将康熙帝视为真正的开国皇帝。
因此康熙帝应该是介于守成和开创之间的二代皇帝,再具体来说,他在清朝的地位如同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一般,介于创一代和创二代之间,属于半个开国皇帝,或者说是准开国皇帝,这样最符合他的历史定位。
虽然康熙帝和唐太宗之间有着很大区别,像唐太宗可是唐朝开国第一功臣,继位以后也是削平各方强敌,所以他真可以说是准开国皇帝。
而康熙帝出生的时候,清朝都入关十年了,开国功劳他是一点都没有,但是康熙帝之前的清朝只是草创,问题多多,隐患也多多,如同一个处于爆发边缘的火药桶,很容易四分五裂,他继位以后却一一消除各种隐患,解决了问题,干了很多开国皇帝该干的事情,所以两者本质上其实都差不多,都是二代皇帝,但是功劳巨大,有着很大的开创之功,不能单纯的以一般二代皇帝视之。
甚至从满洲定位来看,康熙帝使得清朝没有重蹈元朝覆辙,这个隐藏的最大功绩,不只是超越了父亲顺治帝,也是超越了元世祖忽必烈,这样的功绩,比之开国皇帝的功绩大多了,这样的功绩,堪称是清朝的唐太宗式皇帝。
来源:宋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