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杜富国1991年11月,出生在贵州遵义湄潭县,那地方山多地少,家里靠种地过日子。他是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
杜富国1991年11月,出生在贵州遵义湄潭县,那地方山多地少,家里靠种地过日子。他是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
父亲杜俊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经常给他讲红军长征的故事,那些英雄事迹听着听着,就在杜富国心里种下了种子。
他上小学初中时,成绩不算拔尖,但体育好,跑步总在前头。高考没考上大学,2009年他留在家帮忙务农,扛锄头下地,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2010年12月,19岁的杜富国终于圆了当兵梦,在当地红九军团旧址附近穿上军装,胸前别着大红花,坐上车去了云南边防部队。
从新兵蛋子开始,他一步步适应边境生活,站岗巡逻,负责炊事班,切菜端饭样样来。几年下来,他从战士升到班长,巡边时爬山涉水,检查哨所,挺能吃苦。
2015年6月,中越边境启动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部队组建扫雷大队,当时杜富国还在教导队当炊事员,一听消息就主动申请加入。
他写请战书,说要为国家做点实事,这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进了扫雷大队,杜富国干得特别卖力,从2015年到2018年,他进出雷场一千多次,排除爆炸物两千四百多枚,处理险情二十多起。
雷场在云南麻粟坡县老山一带,地形复杂,旧地雷埋得深,他负责的最多,装备背得最重,队友们给他起外号“雷场小马达”,因为对讲机里总呼他的名字。
2016年11月,他正式入党,从那以后干活更拼命,常常最后一个收工。
三年扫雷,他清除了17.85平方公里的雷区,搬运爆破筒15吨,作业天数300多天。部队里谁都服他,杜富国不光技术过硬,还总冲在前头。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在文山州麻粟坡县梦桐乡老山西侧坝子雷场作业。
他们发现一枚67式手榴弹,他上前处理,结果炸弹爆炸,他用身体挡住冲击波,保住了战友的命,自己却伤得特别重。
双手被严重撕裂,截肢了,双眼眼球被碎片击中,只能摘除。抢救后,他命是保住了,但成了一级伤残。
父亲杜俊从贵州连夜赶来医院,看到儿子这样,虽然心疼但也没多说什么,一个劲的抹泪。家里四个孩子,他是长子,负担家里本来就重,现在更难了。
一个多月里,部队和家人没敢告诉他眼睛的事,怕他接受不了,但他自己察觉了,坚持要知道真相。知道后,他没崩溃,反而配合治疗,那些心理辅导方案都没用上。
受伤后,杜富国在昆明军区总医院和西南医院住了好几个月,残肢每天换药,练习基本动作。
出院后,他严格按军营作息,早起叠被,学习资料,用语音设备听课,还做体能训练。3000米跑13分08秒,平板支撑1分20秒,这些成绩在伤残军人里算顶尖。
部队没让他退伍,保留军籍,转岗到军队广播节目《南陆之声》当播音员。
因为看不见,他背稿子背得死死的,每次录制前花好几个小时准备,播出后听着自己的声音,也觉得值了。
现在他还兼职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的校外辅导员,去部队和学校宣讲,分享经历,鼓励别人面对困难。
至于待遇,杜富国现在是二级军士长,2025年2月刚晋升的,这军衔在士官里是高级别,相当于正营职干部待遇。
月工资按营职上限算,基本工资外加岗位津贴、边防补贴什么的,大概1万4千元左右。
2025年最新军人抚恤条例里,他作为一级伤残军人,每月还有特殊岗位津贴1.52万元,特级伤残抚恤金1.26万元,加上每月48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偿。
每年额外领八8万多元的因战伤残抚恤金,一级标准,全覆盖生活和医疗。国家给他终身供养,医疗全免,包括义肢更换、定期体检,医院优先安排。
部队还给他配了80平方米的专用住房,无障碍设计,出行有专车接送。
妻子王静是护士,两人于2019年结婚,她享受家属随军政策,可以在部队医院工作,工资稳定。儿子杜云昊在2022年出生,现在3岁多,享受政治待遇。
教育上,未来高考能加分,杜云昊能报考军地院校特殊班,比如国防科技大学英烈子女班。家庭生活部队管得细,米面粮油定期送,看病不用花钱。
杜富国这些待遇,干部都比不了,比如那份特级抚恤金是专为像他这样的英雄设的,普通伤残军人领不到这么多。说白了,国家没亏待他,让他后半生不用愁衣食住房。
荣誉上,他荣立一等功,2019年7月中央军委给他“排雷英雄战士”称号,同月还拿了英模奖章。
2019年9月是“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22年7月获八一勋章。其他还有“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这些奖不光是名声,还带实惠,比如八一勋章获得者有专项资金支持,宣讲活动部队报销所有费用。
2025年7月19日,他去武警上海总队机动第二支队宣讲,主题是“与英雄同行·奋进正当时”,报告会加访谈,战士们听完都受鼓舞。8月13日,他来队宣讲,强调崇尚英雄才能出英雄。
参考资料:
1、“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来了! 央广军事 2025-09-13
2、杜富国:没有谁天生英勇 风雨后才有彩虹 天眼新闻 2025-01-16
来源:南京说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