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对于老罗来说意义非凡,限高令解除,终于可以坐飞机了,发个微博告诉大家一声,就像告诉朋友们“我搬家了”一样稀松平常。
罗永浩
罗永浩坐飞机了,这本来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但对于老罗来说意义非凡,限高令解除,终于可以坐飞机了,发个微博告诉大家一声,就像告诉朋友们“我搬家了”一样稀松平常。
图源网络
谁也没想到,这条微博会引发中国餐饮业一场载入史册的公关灾难。
那么西贝究竟做了什么会引起如此重大的反响?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罗永浩那句看似随意的吐槽,他说自己点了西贝的外卖,味道不错,就是有点像预制菜。
就这么一句话,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心中的火药桶。
图源网络
贾国龙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中国餐饮界,他是出了名的“霸道总裁”,西贝从内蒙古一家小店发展到全国320家门店的连锁巨头,贾国龙功不可没。
他性格强势,说一不二,在公司内部更是绝对权威,员工们私下里都说,贾总拍板的事情,神仙也改不了。
这一次,贾国龙又拍板了,他决定正面硬刚罗永浩,贾国龙的反击来得迅速而猛烈。
西贝不仅公开了罗永浩的点餐记录,还在全国320家门店推出了“罗永浩菜单”,更绝的是,贾国龙大手一挥:开放后厨!让记者们进来看看,西贝到底是不是预制菜。
贾国龙
这个决定,事后被业内人士评价为“企业自杀式公关的教科书案例”。
记者们确实来了,他们带着摄像机,带着话筒,带着挑剔的眼光,走进了西贝引以为傲的中央厨房和各家门店的后厨。
结果呢?镜头下的西贝后厨,就像一个被突然掀开盖子的潘多拉魔盒。
冰柜里翻出了生产日期为一年前的羊腿,保质期长达24个月的西兰花,18个月的海鲈鱼,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连儿童餐里的西兰花都是两年保质期的产品。
图源网络
而面对记者的镜头,西贝的员工们表现得异常“诚实”。
厨师长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没有厨师证,有人拿着漏勺在下水道里捞东西,还有人理直气壮地说隔夜菜怎么了?家里晚饭吃不完,第二天不也接着吃吗?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上海一家门店的员工,当被问到是不是只是加热员时,这位员工深吸一口气,用充满哲学意味的语气说:
作为厨师,一道菜好不好,取决于我有没有给它注入灵魂。注入了我的灵魂,这道菜就有了灵魂。
图源网络
记者们面面相觑,灵魂?什么灵魂?从冷冻库里拿出来加热一下就是灵魂?
更尴尬的一幕出现在直播环节,西贝特意安排了现场炒菜的环节,想证明自己是“现做”。
结果细心的记者发现,所谓的鸡汤是用冷藏汤汁调制的,肉夹馍的肉是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就连号称“现烤”的鱼,也是装在保鲜袋里的。
图源网络
第一个错误就是把个人恩怨上升到企业层面,罗永浩吐槽的是一份外卖,贾国龙却用整个西贝的品牌信誉去应战。
这就像两个人吵架,一个人说了句“你今天穿的衣服不好看”,另一个人却把全家老小都叫出来,还把家里的存折、房产证都摆出来证明自己有品位。
这样的赌注太大,输不起,而且还陷入了死抠概念,忽视消费者感受。
贾国龙一直强调,从法律意义上讲,西贝的产品不是预制菜,他说得没错,按照现行标准,从中央厨房配送的食材确实不算预制菜。
贾国龙
但消费者不管这些,在他们看来,24个月保质期的西兰花就是预制菜,18个月的鱼就是预制菜,你说破天,也改变不了消费者的认知。
另一方面,贾国龙低估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速度,开放后厨这个决定,可能在传统媒体时代还能控制节奏。
但在今天,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每个细节都可能被无限放大,西贝后厨的每一个瑕疵,都在社交网络上被反复传播、讨论、嘲讽。
图源网络
最致命的是,西贝忘记了一个基本常识:永远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做决定。
贾国龙显然是被激怒了,他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品牌被人污蔑了,必须反击,但商业不是意气之争,企业家更不应该感情用事。
西贝事件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先是官方开始表态,国家卫健委恰好在这个时候发布消息,《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图源网络
草案明确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还将预制菜纳入强制披露范围。
时机太巧了,虽然卫健委的声明里一个字都没提西贝,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敲打谁。
紧接着,新华社发文了,标题直接而犀利:《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文章指出,部分商家打着现做现炒的幌子,实际上却是“微波炉厨房”,按现做的价格收费,侵害了消费者利益。
图源网络
法制日报也加入了讨论,从法律角度分析,认为罗永浩的吐槽很难构成诽谤或侵权。
反倒是西贝擅自公布客人菜单、推出“罗永浩菜单”用于商业目的,可能涉嫌侵犯隐私权和肖像权。
据说,西贝的单日营业额下滑了200万,面对这个数字,贾国龙终于坐不住了。
他紧急召开了全员大会,号召1.8万名员工打响“西贝保卫战”,会后,西贝安排记者采访,试图制造客流不降反增的假象。
图源网络
但网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热搜下面清一色的嘲讽,三天后,可能是觉得闹剧该收场了,罗永浩发了一条微博:
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我要忙正事了,已经耽误了一些工作。
云淡风轻,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罗永浩
但对西贝来说,一切都变了,品牌信任度断崖式下跌,上市计划遥遥无期,1.8万员工人心惶惶。
更要命的是,整个餐饮行业都在看西贝的笑话,有同行私下表示贾国龙这次是真的昏了头,拿320家店的命运去赌气,值得吗?
这场公关危机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如果贾国龙当初选择沉默,或者简单回应一下就过去了,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但他偏偏要证明自己,要跟罗永浩死磕到底。
贾国龙
结果呢?罗永浩毫发无伤,还顺便推动了预制菜立法,而西贝,则成为了中国企业公关史上的经典反面教材。
或许多年以后,当商学院的学生们研究这个案例时,教授们都会强调一个观点:企业的敌人永远不是某个人,而是千千万万的消费者。
当你选择与消费者为敌时,失败就已经注定了。
图源网络
西贝的故事还在继续,它能否走出这次危机,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互联网时代,任何傲慢都会被放大,任何欺骗都会被揭穿。
透明,不是你想透明就透明的,它需要的是真诚,而不是表演。
来源:不可史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