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区建设管理委(交通委)于2月24日面向社会,开展“唤醒贤城绿色动脉 共绘生态人文活力”2025年奉贤区特色公交候车亭设计征集活动,鼓励市民围绕奉贤博物馆、国妇婴奉贤院区、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古华庭四个地标点位公交候车亭开展设计。
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区建设管理委(交通委)于2月24日面向社会,开展“唤醒贤城绿色动脉 共绘生态人文活力”2025年奉贤区特色公交候车亭设计征集活动,鼓励市民围绕奉贤博物馆、国妇婴奉贤院区、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古华庭四个地标点位公交候车亭开展设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截至3月6日,共收到热心市民创作的作品32件。经评审委员会初选、专家评审,挑选出12件精选作品,现开展线上投票,后续主办方将根据专家评分与线上投票情况,最终确定优胜作品,应用于对应点位的候车亭建设。
哪一份设计作品最能打动你?
快来为心仪的候车亭设计方案投出宝贵一票!
一 、投票时间及要求
即日起至4月15日
每个ID仅有一次投票机会
投票时可在每个点位选投1个作品
1
奉贤博物馆站点
作品一 :《博鱼观海》
设计理念:
以鱼跃之姿,瞰时代浪潮,启城市新篇。站点寓意着城市发展对资源的吸纳与积累,象征人民的拼搏与创新,呼应“鲤鱼跃龙门”的进取精神,代表着奉贤新城“海纳百川”的城市胸怀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品二:《鱼跃·涟漪亭》
设计理念:
将“鱼跃水面”的动态生命力与博物馆的文化沉淀相融合,打造一座兼具生态可持续性、文化传播性与科技互动性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遵循“人民城市”理念,实现候车功能与城市美学的有机统一。
作品三:《树下》
设计理念:
树下,曾是人们纳凉、交流、等候的场所,作为一种集体记忆根植于奔波在城市角角落落的人们心中,设计让记忆的根系重新破土,围绕大树布置座椅,将功能性交通节点转化为具有情感温度的等候场所。
2
国妇婴奉贤院区站点
作品一 :《风轻日暖》
设计理念:
本站采用粉色作为主色,搭配银色铝板及透明玻璃。视觉效果上线条简洁,色彩柔和。候车亭嵌入母婴友好、风雨防护、防撞设计的特色功能,以保护女性、孩童、老年人这些生理上较为弱势的群体。
作品二:《柔托新生》
设计理念:
候车亭配色以粉红色色调为主,融入奉贤、妇幼元素,以双手托举造型为灵感,象征守护与关怀,强调“柔”的托举之力与“新生”的复苏之美,结合温馨粉色调,突出站点特色。
作品三:《粉滚灯》
设计理念:
奉贤“滚灯”于2007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滚灯中提取出圆形的设计元素,既契合了奉贤当地的文化元素,又活跃了公交候车亭的形式。风格上结合国妇婴的医院特色,整体设计现代且柔和。
3
新华医院奉贤院区站点
作品一 :《经纬驿》
设计理念:
将带有奉贤地域特征的如土布等非遗的工艺基因转化为可感知的空间符号,采用装配式的体块结构设计,实现功能交织的模块化组合。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公交构成模块,构建安全、舒适、包容的交通空间。
作品二:《清霁方舟》
设计理念:
“霁”寓指雨后初晴,象征健康与希望;“方舟”与造型形式贴合,同时也体现出亭体半封闭空间的庇护功能,为就医乘客提供温馨港湾,彰显人文关怀。
作品三:《微光·逸影》
设计理念:
以现代风格的候车亭呼应医疗建筑的科技感与人文关怀。穿孔板的光线渗透模拟星空,寓意生命如星辰般璀璨而永恒。在深邃的宇宙中,每一颗星都是独特的生命之光,而医疗正是守护这份光芒的使命。
4
古华庭站点
作品一 :《折顶·轻亭》
设计理念:
融入了现代轻建造、模块化设计理念,并呼应新中式建筑风格,通过折板顶结构和冰裂纹玻璃顶的创新运用,打造出具有文化氛围的公共设施。设计追求简洁、富有韵味,同时兼顾舒适性与实用性。
作品二:《贤礼亭》
设计理念:
以“先贤礼序,江南韵味”为精神内核,通过秩序的模块组合,静谧优雅的江南园亭,烘托出“贤文化”的传统底蕴;别致错落的斜坡屋面,精致细腻的构件细节,展现出对江南水乡韵味的现代追求,协调并融合于城市风貌。
作品三:《天幕》
设计理念:
车站设计融入古华山庄建筑群的斜顶元素,整体空间以流畅的线条和开放的结构为特色,既满足人流高效通行,又为旅客提供休憩与实用性的空间。天幕车站的设计,成为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地标,激发人们对旅程的期待与想象。
来源:上海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