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农发行总行监测到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文件、仿冒APP等手段,假借农发行名义实施“虚假信贷”“钓鱼转账”等网络诈骗,严重侵害群众财产安全。为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和银行公信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廊坊市安次区支行迅速行动,于近日开展了“警惕冒名诈骗 筑牢安全屏障”专项
近期,农发行总行监测到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文件、仿冒APP等手段,假借农发行名义实施“虚假信贷”“钓鱼转账”等网络诈骗,严重侵害群众财产安全。为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和银行公信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廊坊市安次区支行迅速行动,于近日开展了“警惕冒名诈骗 筑牢安全屏障”专项宣传活动,多措并举提升公众识诈防诈能力,斩断冒用银行名义的诈骗链条。
直击诈骗新套路,强化风险预警。针对“伪造农发行信贷合同”“假冒工作人员诱导转账”等典型骗局,支行梳理近期高发案例:如以“低息助农贷款”为饵要求预付手续费、谎称“系统升级”诱导点击钓鱼链接等。宣传人员深入企业、社区开展“以案说险”讲座,重点提醒群众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非官方渠道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不向陌生账户转账,并通过现场模拟诈骗通话测试,提升群众敏感度。
多维联动宣教,织密防骗网络。线上依托微信朋友圈转发《农发行官方服务渠道声明》,并在营业大厅进行张贴,详细列明正规业务办理入口,帮助客户快速识别诈骗信息。线下在网点布设反诈宣传专区,播放网络反诈短视频,揭露冒名诈骗全流程。同时,组织员工开展“反诈进企业”专项行动,明确农发行信贷业务办理规范。
此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20余人次,有效压缩了诈骗分子冒用银行名义的犯罪空间。农发行安次区支行将持续加强品牌保护与客户教育,深化信息共享机制,以更精准的预警、更高效的处置守护群众“钱袋子”,全力维护健康清朗的金融环境。(刘慧慧)
责编:张炜 王丽娟 王晶晶 曹阳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农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