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韦陟出身于著名的京兆韦氏家族,这个家族自汉朝起就是名门望族,到了唐朝与皇室频繁联姻,族人遍布朝堂,韦陟的父亲韦安石更是武则天至唐中宗时期的宰相。
如果要说大唐以穷奢极欲留名史册的人物,那韦陟肯定名列前茅。
韦陟出身于著名的京兆韦氏家族,这个家族自汉朝起就是名门望族,到了唐朝与皇室频繁联姻,族人遍布朝堂,韦陟的父亲韦安石更是武则天至唐中宗时期的宰相。
韦氏家族背景显赫,当时甚至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说法,在当时地位是非常高的。
而韦陟本人也入朝为官,生前官至部尚书,死后唐代宗又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也就是左相。
出身显贵、官运也算不错的韦陟生活作风是颇为奢侈的,这些在史料和笔记小说中多有记载,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韦陟的家宴。
韦陟经常邀请名士贵族参加宴会,这些宴会极尽铺张。
《开元天宝遗事》等书记载韦陟的宴会“日费万钱”,规模远超普通贵族。
宴会场所经常使用丝绸幔帐,锦毯铺地,还会用四时花卉点缀其间,甚至用香料熏染庭院,营造出一种“香云缭绕”的氛围感。
宴会上的餐具大多使用金银器、玉器,甚至会用象牙、犀角等装饰。
唐朝笔记《云仙杂记》提到,韦陟宴会上曾用“金莲花杯”盛酒。这个金莲花杯可不只是材质金贵,而且机关精巧——酒杯放在莲花托上,花瓣随着酒液流动开合。不得不感叹一下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宴会上的珍馐美食。
宴席使用了大量珍稀食材,包括了“八珍”——驼峰、鹿尾、熊掌、狸唇、猩唇、豹胎、酥酪蝉、天鹅炙(具体可能会有些许调整)。
宴席上有各种唐朝的特色美食。
浑羊殁忽
在羊腹中塞入糯米、香料及整只鹅,烤制好后弃羊不用,只吃鹅肉,而鹅肉吸收了羊脂的香气,更为诱人。
葫芦鸡
葫芦鸡是韦陟家宴上最著名的菜肴之一,采用了先煮、后蒸、再油炸的工艺,使鸡肉酥嫩且外形完整。这道菜色泽金黄,筷到骨脱,香味醇厚。
红烧狮子头
相传韦陟曾邀请名厨制作红烧狮子头,这道菜在宴会上备受瞩目。
冷蟾儿羹
一种用蛤蜊肉制成的汤,汤冷后凝结,状似蟾蜍,因此而得名。
莲花糕
把米浆制成莲花形状,蒸熟后染色,是一种宴会糕点。
宴席上还有不少用水产烹制的菜肴,比如鲈鱼脍(生鱼片)、糖蟹(蜜渍蟹)、虾炙(烤虾)等。
此外,果品与甜点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果品自然不是寻常的品种,有西域传入的葡萄、石榴,也有从岭南千里迢迢运来的荔枝和龙眼。
至于甜点,一道酥山足够让人流连忘返。这是一种类似冰淇淋的冷冻甜点,是唐朝名点。
另外,宴席也会准备糖渍梅子、蜜饯等各种精巧果脯。
至于宴席上的酒水,当然少不了各种名酒,比如今天剑南春的“祖宗”——剑南烧春。此外,还有波斯传入的果酒三勒浆,以及宫廷御赐的葡萄酒。
以上这些美食也只是冰山一角。
《酉阳杂俎》提到“厨中饮食,香味错杂,入其中者,多饱饫而归”,意思是韦陟厨房里香气错杂,走进厨房的人大多可以饱腹而归。可想知道,正式的宴席有多丰盛了。
韦陟的奢侈生活被《旧唐书》等史书批评为“穷极滋味”,他的挥霍无度也是安史之乱前唐朝贵族奢靡风气的缩影。
然而,安史之乱之后,整个大唐王朝就江河日下,不复当年繁华。
再等到唐末,黄巢起义“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类”,大量李唐宗室、高门世族(如韦、杜、裴、柳等家族)成员被处决,导致关中贵族集团几乎覆灭。
从此,中国“贵族政治”转向了“官僚政治”,如韦陟这样的门阀世族失去了政治依托,很多世家成员不是死于战乱,就是逃亡南方,再也没办法恢复昔日荣光了。
以上就是韦陟宴会的内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来源:一听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