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沙师备禅师:雪峰义存禅师门下头号弟子(1)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8:58 1

摘要:雪峰义存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最为顶尖的大师之一,他在世时不但弘法声势浩大无人可及,并且法嗣众多。依《景德传灯录》记载,义存禅师有法嗣五十六人。义存禅师的这些弟子得法后,分布于中国各地弘法,可以说占据了当时禅宗江湖的半壁江山。

雪峰义存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最为顶尖的大师之一,他在世时不但弘法声势浩大无人可及,并且法嗣众多。依《景德传灯录》记载,义存禅师有法嗣五十六人。义存禅师的这些弟子得法后,分布于中国各地弘法,可以说占据了当时禅宗江湖的半壁江山。

而在义存禅师的五十六位弟子中,最为有名且弘法声势最为浩大者,当属玄沙师备禅师和云门文偃禅师二人。

云门文偃虽然比玄沙师备更为出名,不过,要是论雪峰义存门下的第一弟子,则非玄沙师备莫属。

云门文偃跟随雪峰义存只学习了一年多的时间,而玄沙师备因为比云门文偃大二十九岁,所以玄沙师备能有机会和雪峰义存同参芙蓉灵训禅师,从而成为同学,进而亦师亦友。

当雪峰义存来到福建福州市闽侯县雪峰山创建应天雪峰寺时,玄沙师备也是一路跟随,并且给予了全力协助。

而当云门文偃于公元894年来到雪峰山参学时,玄沙师备早已毕业并且开山说法成为老师了。

而且在早期的禅宗典籍中,这种情况也在书中有所反映。中国禅宗史上的第一部典籍《祖堂集》在讲述雪峰义存禅师门下弟子时,是把玄沙师备放在第一位的,而云门文偃则是放在中间的位置讲述的。在《景德传灯录》中,玄沙师备也是放在第一位讲述的,而云门文偃则是放在中间偏后的位置讲述的。而在佛门最具权威性的《宋高僧传》中,不知为何,该书记录了玄沙师备之机缘,但是竟然没有记录云门文偃禅师之事迹。

所以,说玄沙师备是雪峰义存门下头号弟子,实在是名至实归的。

师备禅师,公元835年出生于福建福州市,俗家姓谢。

师备禅师身材矮小,从小为人憨厚,不过,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聪明之人。

因为师备禅师从小就喜爱垂钓,所以他常常一个人划着小船在南台江中钓鱼,并且与江中另外的渔夫们嬉戏打闹。

师备禅师长年累月如此度日,小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

当是时,在福建福州市弘法声势最为浩大者,当属芙蓉山上的芙蓉灵训禅师。

公元860年,灵训禅师的门人义通上人来到山下俗世行化。师备禅师的父亲也是个佛学爱好者,于是就请义通上人来到家中说法。

师备禅师的父亲和义通上人两人那是相谈甚欢啊,乃至于半夜三更了他们二人还在兴致勃然的讨论着佛法。

师备禅师在一旁听得身心大动,不由得立即就生出了脱离俗世之意。

于是就在当晚,师备禅师多次找到自己的父母,请求他们允许自己出家为僧。

两位老人看到师备禅师态度坚决,也就只好同意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师备禅师就背着包袱,跟随义通上人来到了芙蓉山礼拜芙蓉灵训禅师。

灵训禅师一见师备禅师,立即就感觉到此人是个不可多得的龙象之才,于是便为师备禅师落发,并且收他为徒。

就这样,师备禅师就在芙蓉山跟随灵训禅师学习正宗的洪州宗禅法。

公元864年正月,师备禅师拜别灵训禅师,来到江西南昌开元寺,在道玄律师处受了具足戒,从而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僧人。

到了秋天,师备禅师依然回到了芙蓉山,继续跟随灵训禅师学习禅法。

师备禅师在芙蓉山上,只要寺院里有信众布施什么东西,他一定让别人先去选用。但是寺院里有什么脏活累活的时候,他却一定是干在最前面的。

虽然师备禅师活干得多体力消耗很大,但是师备禅师却是个异常节俭之人,他不论春夏秋冬一天到晚都穿着粗布僧衣穿着草鞋,并且每天还把自己的食物减去一部分食用。

并且师备禅师在寺院里非常遵守各种戒律,从不在言行上有任何不合规矩的地方。

不但如此,只要没事,师备禅师便在山顶上终日打坐。

师备禅师虽说是个禅宗学校的学生,但是他的种种作为却和一个头陀没什么两样,所以芙蓉山上的那些僧人对师备禅师非常敬畏。

对于师备禅师的种种表现,灵训禅师自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的。所以对于师备禅师,灵训禅师那是格外的用心教导的。

公元866年,不久前才大悟禅宗玄旨的雪峰义存禅师因为思念自己的第一个禅宗师父灵训禅师,所以也回到了自己最初求学之地芙蓉山,并且在山中一个天然石室居住。

因为多年前雪峰义存曾经参学过灵训禅师,所以,对于现在在芙蓉山上学习的师备禅师来讲,雪峰义存就是他名副其实的大师兄了。

此时的义存禅师虽然已经悟道了,但是还没有开山弘法,更不曾在江湖中有巨大的声誉。

但是师备禅师自从和义存禅师接触后,立即就感觉到义存禅师是个不可多遇之绝顶高手,这对于汲汲学习禅宗课程的人来讲,实在是个天赐良机啊,所以师备禅师便开始有意亲近义存禅师。

而义存禅师看到师备禅师根基深厚,而且修行精严,是个罕见的龙象之才,自然也是乐于和他交往的。因为师备禅师之修行有点类似于头陀,所以义存禅师就称呼师备禅师为“备头陀”。

就这样,师备禅师和义存禅师就从同学关系,慢慢的发展为亦师亦友的关系了。

因为义存禅师禅宗功夫异常高深,所以芙蓉山上就有许多江湖人士转而跟随义存禅师学习禅法。如此,义存禅师就在芙蓉山上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批门徒。

公元870年,义存禅师在同学行实禅师的劝说下,来到了福建福州市闽侯县雪峰山开山弘法,并且经过六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山中创建了应天雪峰寺。

而师备禅师也是一路跟随义存禅师来到了雪峰山,并且任劳任怨的帮助义存禅师开创基业,那怕是从早干到晚,师备禅师也是从不说自己辛苦的,而且常常忙得来连饭都不顾上吃。

雪峰寺建好后,江湖中人来到寺中参访者那是络绎不绝。自然,师备禅师也没有闲着,他也是早参晚请殷勤请教,希望自己早日悟道的。

这一天,义存禅师带领着寺院僧众外出垦荒开田。在开垦过程中,义存禅师看见一条蛇,随即义存禅师用拄杖把这条蛇挑起来招呼大家道:“看,看。”说完后,义存禅师就用镰刀把这条蛇斩为两段。

师备禅师二话不说,上前用拄杖直接就把这条死蛇挑到一边去了,然后继续垦荒,根本就不在回头看蛇一眼。

义存禅师一见,不由得赞叹道:“俊哉。”

对于义存禅师和师备禅师的表演,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还有许多人根本就没回过神来。

对于师备禅师而言,我们今天出来的目的,是垦荒开田,所以,你在那里斩蛇开示,完全是多此一举甚至是无事生非。

不论你开示的手段是多么的精彩,招数是多么的独特,可是在我看来,这些统统都是和垦荒开田无关的。既然是无关之物,我又何妨把他挑到一边去呢,既然是无关之物,我又何必费心看他一眼呢。

而且,对于禅而言,那是非常忌讳学人跟随别人语脉转动的,所以,任你在那里高喊看看,任你把蛇斩为两段,都不能使我跟着你的脚跟转动。

所以,对于师备禅师的应对,义存禅师那是赞赏有加的。

对于这个公案,明末清初的林皋通豫禅师评唱道:“雪峰父子着甚死急,只弄死蛇,殊不知尽法无民。还知有放开一线者么?沧溟钓尽渔舟晚,一曲清歌兴自幽。”

夹山仁禅师评唱道:“雪老父子活蛇死弄,通豫老人死蛇活弄。我设或见蛇,便打草以惊之。”

这一天,义存禅师和师备禅师两人在一起夹篱笆围栏,两人正在干活时,师备禅师忽地问道:“夹篱处还有佛法也无?”

义存禅师道:“有。”

师备禅师马上追问道:“如何是夹篱处佛法?”

义存禅师马上抓住篱笆晃动了一下。

师备禅师却道:“某甲不与么。”

义存禅师随即问道:“子又作么生?”

师备禅师道:“穿取篾头道来。”

义存禅师和师备禅师两人在劳动时,也是不忘切磋一下禅法的。所以师备禅师借用所干之事问道,你我在夹篱笆围栏处还有佛法吗?

晋宋间的高僧竺道生道:“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况且拉屎放尿处都有佛法,自然夹篱处同样有佛法了。

所以义存禅师毫不迟疑的就回答道,夹篱处有佛法。

既然你说夹篱处有佛法,那么如何是夹篱处佛法呢,你能不能马上演示下给我看呢?

义存禅师看到师备禅师想领略夹篱处佛法,于是马上抓住篱笆晃动了一下。

不过,对于义存禅师的开示,师备禅师却不以为然,他马上对义存禅师说道,要是我的话,就不这样作略。

义存禅师一听,马上问道,莫非你有什么高招?亮出来看看呗。

师备禅师立即回应道,说什么佛法哦,你先把篾头给我穿过来再说吧。

师备禅师的禅机,就和前面那则挑开死蛇的禅机一样。你我现在在夹篱栏,若论佛法的话,夹篱栏就是佛法啊,除此之外,更有何佛法可言。若是论夹篱处的佛法,那么夹篱处的佛法就是夹篱啊。所以,你还是赶紧先把篾头给我穿过来再说吧。

在这里,师备禅师那是深得佛家体在用中、用在体中、体用一如之妙啊。

对于这个公案,南北宋交际间的懒庵道枢作偈评唱道:

父子相携入故园,篾头时过短篱边。

烂泥有刺无人见,踏着方知脚底穿。

明末清初的广润自融禅师评唱道:“雪峰父子眼目人天则不无,料拣将来,未免笆堑不坚,以至儿孙冷落。今日若问广润,正当恁么时还有佛法也无?曰有。作么生有?向他道内不放出,外不放入。”

来源:红尘洗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