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9日,小米SU7在安徽高速以116km/h撞上施工隔离带,3人遇难。事故暴露两大争议:
2025年3月29日,小米SU7在安徽高速以116km/h撞上施工隔离带,3人遇难。事故暴露两大争议:
1️⃣ 纯视觉方案失效:夜间施工区识别延迟,AEB仅减速19km/h;
2️⃣ 逃生设计缺陷:电池爆燃+车门锁死,机械拉手形同虚设。
- 特斯拉FSD:靠8摄像头+AI算法,但美国NTSB统计其夜间事故率比白天高47%;
- 华为ADS 3.0:激光雷达+毫米波+摄像头,雨雾天误判率低至0.1%。
1️⃣ 短期(2025-2027):政策强制激光雷达上车
- 工信部或出台新规:L3级以上车型必须配备激光雷达;
- 成本战打响:华为已实现激光雷达单价
2️⃣ 中期(2028-2030):车路云一体化落地
- 北京/上海等20城试点“智慧道路”,红绿灯直接控制车速;
- 纯视觉车企(如小米)被迫转型,收购激光雷达公司补短板。
3️⃣ 长期(2030+):端到端AI统一江湖
- 华为“盘古大模型”实现传感器数据直接生成驾驶指令,淘汰传统融合算法;
- 法规突破:L4级事故责任从驾驶员转向车企+保险公司共担。
来源:墨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