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遭反垄断进一步调查,这些用他家芯片的国产车会受影响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5 18:10 2

摘要:2025年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公告,英伟达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此前收购迈络思科技的限制性条件,已被依法启动进一步调查。这一消息让不少准备入手智能汽车的消费者犯了嘀咕:用英伟达芯片的车型会涨价吗?自己看中的车会不会受波及?

2025年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公告,英伟达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此前收购迈络思科技的限制性条件,已被依法启动进一步调查。这一消息让不少准备入手智能汽车的消费者犯了嘀咕:用英伟达芯片的车型会涨价吗?自己看中的车会不会受波及?

买智能汽车时,“芯片型号”已经成为必看参数,但很多人只知道“英伟达”名气大,却不清楚具体哪些车型在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英伟达汽车芯片主要是Orin系列,常被用于高阶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搭载车型多集中在20万以上的中高端市场,例如:

- 理想L系列:L7、L8、L9的AD Max版本,均采用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达200TOOr,支撑其城市NOA功能;

- 小鹏G9、G6:部分高配车型曾搭载英伟达Orin芯片,不过小鹏后续推出的XNGP系统也在逐步适配自研芯片;

- 蔚来ET5、ET7:早期版本的超感系统采用英伟达Orin芯片,配合激光雷达实现高阶辅助驾驶;

- 极氪001 FR:作为性能旗舰车型,其智能驾驶系统同样依赖英伟达Orin芯片,保障高速和城区路况的智能决策。

这些车型的车主或准车主可能会问:调查会不会导致芯片供应紧张?车型会不会因此涨价?目前从车企回应来看,多数品牌表示“现有芯片库存充足,短期内不会影响生产和定价”,但长期来看,若调查导致芯片采购成本上升,不排除部分车型会调整配置或价格。

很多消费者看到“反垄断调查”就慌了,生怕自己看中的车“买贵了”或“买不到了”,其实不用过度焦虑,记住这3点就能理性决策:

1. 优先问“芯片库存”而非“会不会涨价”:去4S店或联系销售时,别直接问“会不会涨价”,而是问“这款车的芯片是英伟达哪款?目前厂里库存能支撑到什么时候?”。比如你想买理想L8 AD Max,若销售明确表示“现有库存能维持2个月,且订车后4周内可提车”,短期内就不用急着下单;若被告知“芯片供应不稳定,提车周期可能延长到3个月以上”,再考虑是否换配置或车型。

2. 对比“芯片替代方案”:现在不少车企都在做“多芯片供应商”布局,比如小鹏除了英伟达,还在推自研的SEPA 2.0架构芯片;比亚迪则以自研的DiLink芯片为主,减少对单一品牌的依赖。如果你看中的车型有“双芯片版本”,比如某款车既有英伟达Orin版,也有高通骁龙版,可对比两者的算力和功能差异。若日常只用基础辅助驾驶(如ACC、车道保持),骁龙芯片版本可能更性价比,还能避开潜在的供应风险。

3. 算“长期使用成本”而非“短期价格”:就算部分车型因芯片成本微涨,也别只盯着“多花几千块”,而是算清楚后续使用成本。比如搭载英伟达芯片的车型,若其辅助驾驶功能更新更快(如每月推送一次OTA升级),能减少高速驾驶疲劳,长期来看反而更值;反之,若某款车虽便宜,但芯片算力低,后续无法升级高阶功能,反而可能“买亏了”。

看完这些,你心里是不是有底了?其实反垄断调查的核心是规范市场秩序,对消费者来说未必是坏事。长期来看,可能会推动车企减少对单一芯片品牌的依赖,进而推出更多元化的智能车型。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正在关注的车型有用英伟达芯片的吗?

来源:沙鱼家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