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好产品,交好朋友: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引全球友人汇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7:45 1

摘要:“我们辅助器具优势非常显著。”连续接待好几批外国客户的制造商张哲源,趁着工作间隙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目前我们的产品已覆盖除南美洲外的其他大洲,以碳纤领域为例,我们在海外市场占有率可以达到15%至25%。这得益于我们对材料的精准运用,生产假肢时,不会单纯使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见习记者 李氏琼 北京报道

“今年中国出了很多可移动化和可视化的辅助设备,我刚刚体验的VR助盲眼镜就很赞。”

“我每年都会来福祉博览会探寻新产品,今年看到了能自主上下的爬梯轮椅,印象很深刻。”

这是在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下称“福祉博览会”)上,各国友人向《华夏时报》记者分享的观展感受。

据了解,本届福祉博览会有来自加拿大、韩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瑞士、奥地利、瑞典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92家国际企业和机构参展,创历届新高。

关注好产品:商贸合作成果丰硕

“我想了解一些在我们印度尼西亚还没有引进的辅助器具和康复领域相关产品。”

“我每年都会专程来参加福祉博览会。在这里,我们能直接与商家对接,交流方便,效率高。”

在福祉博览会现场,印度尼西亚医疗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和印度残疾人辅助器具相关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他们希望能够带回一些新产品、新技术。

“我们辅助器具优势非常显著。”连续接待好几批外国客户的制造商张哲源,趁着工作间隙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目前我们的产品已覆盖除南美洲外的其他大洲,以碳纤领域为例,我们在海外市场占有率可以达到15%至25%。这得益于我们对材料的精准运用,生产假肢时,不会单纯使用碳纤维,而是搭配玄武岩、芳纶混合等材料,实现支撑性与韧性的平衡,这类产品很受外国客户青睐。”凭借针对性设计与高性价比,张哲源公司设计的辅助器具被众多海外买家认可。

外国友人正在体验最新无障碍沟通产品

基础辅助器具外,智能辅助设备同样吸引了大量外国友人的目光。科大讯飞发布的最新信息无障碍沟通产品、中国移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发布的“灵犀”电子导盲犬、孝心通推出的AI敲击呼叫器,让不少外国友人驻足观看或者亲身体验。

“基础产品与智能辅助设备定位不同,但共同助力辅助器具行业完善层级搭建。”张哲源说,扎实的工业基础与强劲的技术支撑,是中国辅助器具产业持续向好的关键。

交换名片、互相添加联系方式、拍照留念……福祉博览会现场,外国友人与中国机构、企业工作人员热情交流。有的是新朋友,初次见面,耐心细致地介绍情况;有的是老朋友,再会面,洽谈氛围热烈融洽。

美国阿尔卑斯营销总监吴娴说:“今年展会人流量非常大,同时海外客户的数量也明显增多,包括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墨西哥、韩国、越南、也门等,有效提升了品牌曝光度,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广效果。”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福祉博览会共有来自美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俄罗斯、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匈牙利、瑞典、比利时、澳大利亚、墨西哥、阿根廷、新加坡、韩国、日本、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蒙古等超5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海外买家专程到访采购,涵盖医院、康复中心、假肢矫形中心、贸易公司及残疾人协会等多类机构。

亚洲残奥委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专程从迪拜前来参观福祉博览会,并且在展会现场采购了轮椅等多款产品。他表示,博览会汇聚了大量能够改变残疾人生活的创新产品,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所需的设备及解决方案,他十分期待2026年再次参展。

交到好朋友:深度拓展行业交流

福祉博览会期间也同步举办了30多场学术交流与产业对接活动,邀请到300余位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围绕科技助残、辅具创新、康复服务、养老产业及特教发展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探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9月12日,中国—加拿大孤独症儿童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在中国—加拿大孤独症儿童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斯托勒里儿童医院基金会孤独症讲席教授Dr.Lonnie Zwaigenbaum,加拿大CBI孤独症顾问团顾问、温哥华孤独症家庭协会顾问Dr.Nelson Tao,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首席专家徐云等12位来自中国和加拿大的知名专家围绕孤独症儿童教育实践探索、困难与挑战、推进策略、数智教育等主题进行分享,现场活动座无虚席,交流气氛热烈。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林琳表示,这是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在中国发起的首次支持孤独症群体的倡议,希望能够促进中加两国在孤独症儿童教育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分享先进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共同推动孤独症儿童教育的创新发展。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辅助技术合作倡议(ATscale)等国际机构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代表也齐聚一堂,共同交流辅助技术需求与合作前景,积极促进全球辅助器具产业的协同发展与资源整合。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社会保障署官员和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议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对中国为各国搭建优质国际交流平台、创造宝贵学习机会致以感谢,也期待不断拓展残疾人辅具适配等多领域的合作。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