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国家流感中心数据显示,每年第36周左右起,我国流感活动开始上升,到第40周左右(约9月底),南方省份流感阳性率就会明显抬头,12月至次年1月达到高峰。以2023-2024年为例,第39周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占比已达5.4%,显著高于前几年同期水平——这说明病
流感的并发症
有哪些?
快来了解一下吧!
你知道吗?流感病毒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更“积极上班”——它可不是等到寒冬才突然出现的哦!
根据国家流感中心数据显示,每年第36周左右起,我国流感活动开始上升,到第40周左右(约9月底),南方省份流感阳性率就会明显抬头,12月至次年1月达到高峰。以2023-2024年为例,第39周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占比已达5.4%,显著高于前几年同期水平——这说明病毒“开工”得越来越早,我们也得更早做好准备!
这也提醒我们:流感不是冬天的“专利”,其实从秋天起就已经悄悄传播。如果想有效避开高峰期的感染风险,现在就是接种疫苗的黄金时间!早接种、早保护,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免疫防线,安心、健康地度过冬天。
1
流感病毒不容小觑!
INFLUENZA
流感(流行性感冒)并非普通感冒,而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发生感染,人群普遍易感。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具有起病急、全身症状显著的特点。普通感冒以上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如打喷嚏、鼻塞、流涕等;而流感患者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可达39-40℃)、显著乏力、头痛以及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此外,流感还可伴有明显的畏寒、寒战和食欲减退等全身性反应,病程较长,常导致患者活动能力下降,需要休息、治疗和恢复的时间也更久。
流感症状与普通感冒症状的区别
2
流感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INFLUENZA
流感的全人群易感性使其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其中,儿童、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及体质虚弱者等高危人群面临的威胁尤为严重——感染后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流感导致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以及29万至65万例死亡。
01
肺炎并发症
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表现是咳嗽伴呼吸困难、呼吸急速、缺氧和发热。部分流感患者可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进展快,病情较重。
02
心脏损伤
心脏损伤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心肌标志物、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03
神经系统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炎、脑病、癫痫、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儿童多于成人,急性坏死性脑病更为凶险。
04
肌肉骨骼并发症
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主要表现为肌痛、肌无力、尿色加深、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损伤等。
3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INFLUENZA
从全国监测数据来看,流感活动通常在每年11月到次年3月达到高峰。为了有效预防,建议大家在流感季开始前一个月(9-10月)接种疫苗,因为接种后需要2-4周才能形成最佳保护。
实践证明,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最经济、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根据最新版《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重点和高风险人群(6-59月龄儿童、托幼机构、中小学校、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群以及职业人群如医生、看护人员等)及时接种。
参考文献:
[1]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5,24(02):290-294.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024—2025年北半球流感疫苗组分[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4,14(06):570.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