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战败时有多惨?一个日本兵回忆:母亲哭泣着让我杀死孩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9 10:46 2

摘要: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日军从未想过过战败,因为日本人坚信“神风”会拯救他们。可是前线的战况越来越糟糕,精锐的关东军开始动摇,神风似乎救不了败局了。

1945年8月的白夜仿佛让人忘记了白天的灼热,远处闪烁的星光仿佛能将一整日的疲惫都洗涤干净。

日本关东军第五军第四师团的一等兵谷口伊佐男却无法入睡,因为日军在前线已经陷入崩溃状态。

谷口

关东军司令部已经传达,日本准备实行“一亿玉碎”计划。哈尔滨、佳木斯等地的日军正在不分白天黑夜地集训,以应对即将到来了变局。

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日军从未想过过战败,因为日本人坚信“神风”会拯救他们。可是前线的战况越来越糟糕,精锐的关东军开始动摇,神风似乎救不了败局了。

8月9日天还没亮,谷口伊佐男等日本兵被强行叫醒,苏联的百万大军兵分几路杀向满洲来了。友军的独立守备队全军覆没,苏军像秋风扫落叶般涤荡着号称精锐的关东军。

决战的时刻要来了,不安和紧张的情绪让谷口伊佐男脊梁骨发冷,前线不断传来的消息是日军“全军覆没”的消息,苏军这次的到来不同以往,当年日俄战争的结局被彻底改写了。

随着苏军的不断进攻,伪满军也开始调转枪口捕杀日本兵,日军从上到下惶惶不可终日。关东军的将领和老兵们,虽然用极严厉的手段控制士兵,但也无法压抑他们躁动不安的情形。

两天之后,谷口接到了军部下达的立即去佳木斯车站集合的命令,所有的日本兵都收拾好了随身物品来到佳木斯车站。这时谷口伊佐男看到了残酷的一幕,信念在一瞬间崩塌。

车站里挤满了希望乘车南下的开拓团的成员和普通的日本居民,可是军队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蝼蚁一样轻贱。开拓团和侨民们渴望能乘坐火车走,可是日本兵用刺刀、枪托驱赶和殴打他们,不准他们靠近火车。

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日本女人,似乎是日本开拓团的人。她对军官们的做法表示抗议,她哀求着军官:“请带上我们一起走吧!”可是军官除了狠狠地将她推下车,踢了她两脚外什么也没有做。

这一个妇女带着孩子在站台上哭泣,坐在装甲列车里的谷口伊佐男和其他日本兵看得心里难受,可是他们又毫无办法。需要逃走的人太多了,侨民们的人数又太多,军队只能将他们抛弃。

军队的装甲车开了5天,从佳木斯到了哈尔滨的平房。谷口伊佐男以为到了平房后,他们会与苏军来一场生死之战,几乎所有的日本兵在火车上都做好了思想准备,下车之后就与苏军拼个你死我活。可是列车直接将他们拉去了平房机场,日军没有机会拼命,因为苏军已经将他们彻底包围。

谷口的回忆(日文原本)

日军若继续抵抗,只有被苏军的钢铁洪流碾压。关东军的主力已经在一周内被击溃,20多万精锐全部被苏军歼灭,剩下的几十万人被消灭也只是时间问题。在这种毫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全军只能丢弃重武器逃跑。

丢下重武器逃跑的日军,军纪立刻变得松散崩溃,日本军变成了一个混乱且野蛮的集团。日本兵开始徒步从平房逃去牡丹江。在长达8天的艰苦跋涉里,日本兵在不停的阴雨和泥泞中跋涉,一场弥漫着死亡气氛的行进就这样开始了。

军袜里放置的一点大米,就是八天里行程所有的食物。来不及带走更多的食物,每个士兵都只能携带这么多。后来日军与开拓团的人合流在一起往前走,流动的大军向前走去,人群中大多数是女人和孩子。

有一个剃光了头发的妇女,刻意将自己打扮成了男人,这样做是为了躲避苏军士兵的侵犯。头几天,这个妇女背上还背着一个尚需要哺乳的婴儿,手里还各拉着一个孩子。

可是这样走了几天之后,由于饥饿和疲惫,她哭着哀求谷口伊佐男说:“大哥,求求你把这个孩子杀了吧!”

为了能够活命,母亲请求士兵杀死多余的孩子。谷口伊佐男下不去手,他不敢看这个女人的脸,他埋头匆匆逃出了她的视线。

大哥你杀死这个孩子吧(日文原本)

还有一个看似冷酷的母亲,在一个农田边的水坑里,把自己孩子的头按进去让其溺死了,还一边不断地叫着孩子的名字。谷口伊佐男亲眼看到这种场景,感觉到自己已经身处在了人间的地狱之中。

这就是苏军攻入满洲之后,日军及其侨民经历的悲惨状况,这种场景被谷口伊佐男称之为人间地狱。这一次逃亡有很多人死在了路上,很多都是无辜的妇女和孩子。从当时的情况看来,他的这个说法无疑是正确的。

看到侵略中国的日本军犯下的种种罪行,看到战败后关东军对于老百姓见死不救的行为,谷口伊佐男深切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战争中受伤害最大的永远是普通的老百姓。

谷口伊佐男用日记写下了这一段亲身经历的往事,用写实的笔触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形。

几十年过去了,这一段真实的历史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注:1969年8月13日,《日中友好新闻》刊载了谷口伊佐男的这一段往事。

来源:青莲简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