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活跃着一批民办教师群体。他们手持教鞭与农具,在贫瘠土地上播种知识,用拼音与算数劈开蒙昧的冻土。这些“麦田里的教书匠”每月仅获微薄工分,却托举着数千万农村学子的命运。时移世易,当年青丝染雪的民师已步入暮年,部分转公者享有退休保障、尚能
民办教师证躺在木匣深处
压着七八十年代的麦穗
他们的犁曾切开冻土
在田垄刻下笔直的拼音
如今蒲公英飞散成退休金小数点
有人攥着红色药片
有人握着白色账本
有人揣着发皱的诉求书
半空悬着未落地的雨滴
而风穿过空教室时
总在翻找那支未生锈的钢笔
#
老民师背景说明: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活跃着一批民办教师群体。他们手持教鞭与农具,在贫瘠土地上播种知识,用拼音与算数劈开蒙昧的冻土。这些“麦田里的教书匠”每月仅获微薄工分,却托举着数千万农村学子的命运。时移世易,当年青丝染雪的民师已步入暮年,部分转公者享有退休保障、尚能安享晚年,但仍有未能转公的一部分群体仍困在政策夹缝中——补助金如蒲公英般飘散成小数点后的数字,医药费单据堆叠成白色悬崖。那些曾犁开教育荒原的脊梁,正等待一场润泽晚年的雨。
来源:酱子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