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轰隆隆……”伴着轰鸣声,一台无人驾驶移栽机正在作业,随着机械臂精准落位,一株株嫩绿的玉米苗整齐栽入土壤。移栽机驶过的土地上,开沟、栽种、施肥、浇水、覆地膜、铺滴灌带,精准有序,一气呵成,让人大开眼界。
不误农时,不负春光。4月5日,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东圈村,启润农业合作社的农田里,上演了一场融合科技与创新的玉米插秧记。
“轰隆隆……”伴着轰鸣声,一台无人驾驶移栽机正在作业,随着机械臂精准落位,一株株嫩绿的玉米苗整齐栽入土壤。移栽机驶过的土地上,开沟、栽种、施肥、浇水、覆地膜、铺滴灌带,精准有序,一气呵成,让人大开眼界。
“我们所有的农机,都配上了北斗导航系统,在田间作业时,通过电脑计算秧苗的行距、株距,大幅度减少了作业强度和人力成本。”启润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城说。
今年,该合作社首次采用“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模式,使用智能无人机械直接移栽生长20天左右的秧苗,打破玉米传统“点播”种植方式,有效缩短生长天数,让一年收获两季玉米成为现实。
孙城介绍,正在种植的鲜食玉米,从出苗到收获需75天左右,现在移栽上秧苗,6月20日左右收获第一茬,8月中旬收获第二茬,然后再种萝卜、白菜等越冬作物,可以实现一年三收。
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离不开科技赋能。在启润农业合作社,北斗导航系统与“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系统,联袂上演了一出“天地协同”的科技种田大戏。
该合作社的1000多亩耕地,分不同的生育期,按照苗期小喇叭口、大喇叭口、抽雄、成穗、蜡熟等不同生长期设计不同的灌溉施肥指标,通过中控施肥机精准控制灌溉量。“我们不浪费一滴水和肥料,精准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里,让粮食生长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智能化、数字化,为启润农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科技与春耕的深度融合,展现出现代农业丰产丰收的生动场景。
-3811076来源:鲁网淄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