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大家关注手机圈比较多的话,一定会看到很多花粉朋友经常发表华为核心出货量是Mate系列和P/Pura系列之类的言论,而按照目前华为产品更迭来看的话,华为Mate70系列应该是销量最好的,毕竟标准版和优享版基本没有出现“缺货”的问题。
手机圈的部分网友其实蛮有意思的,你和他讨论销量,他和你讨论均价;你和他讨论均价,他就和你讨论高端;你和他讨论高端,他和你讨论自研~
总之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永远和你不在一个维度上,只讨论对自己喜欢的品牌有利的,但凡有一点不利的都直接忽略,甚至破防大骂……
图源:Deccan Herald
如果大家关注手机圈比较多的话,一定会看到很多花粉朋友经常发表华为核心出货量是Mate系列和P/Pura系列之类的言论,而按照目前华为产品更迭来看的话,华为Mate70系列应该是销量最好的,毕竟标准版和优享版基本没有出现“缺货”的问题。
但事实并非如此,华为近一个月出货量最多的机型并非Mate 70系列中的机型,而是定位中端的华为nova 13手机,该手机首次将格纹元素融入手机,采用等深四微曲设计屏幕,7.82mm超薄机身搭配1.79mm超窄边框,握持舒适又稳固,同时影像、美颜、通信等方面也全面升级,带来更优质的使用体验。
图源:华为
华为nova 13之所以畅销,除了自身部分功能的提升之外,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其核心出货量渠道为线下渠道,凭借极致的品牌影响力、渠道营销力,以及运营商、经销商的促销活动,成功俘获了诸多线下消费群体的青睐。
手机圈关于苹果最多的讨论就是“苹果滞销”、“iPhone缺乏创新”等等,但令人意外的是几乎在所有电商节、高端榜单、全球热销榜单上,苹果都真正实现了“遥遥领先”,而在进一个月苹果最畅销的机型竟然是iPhone 16 Pro Max。
要知道,目前iPhone 16 Pro Max起售价超过了9000元,是无法参与国补的,对比其他国产手机品牌本身就缺乏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其受欢迎程度,要知道苹果还有低价的iPhone 16e、iPhone 16,甚至老一代的iPhone 15系列等等。
iPhone16 Pro Max搭载6.9英寸iPhone史上最大屏,首发A18 Pro芯片,性能提升显著。边框收窄至1.15mm,外观延续灵动岛设计,采用5级钛合金机身,同时电池容量达到4676mAh,加上久用不卡的系统优势、极致的生态优势,在高端旗舰市场真正实现了一骑绝尘。
小米大概是过去几年“冲击高端旗舰市场”口号喊的最响的手机厂商了,而凭借小米10系列、小米11系列、小米12系列、小米13系列、小米14系列,以及小米15系列,小米也确实站稳了高端旗舰市场,成为了国内仅次于苹果和华为的高端旗舰品牌。
不过近一个月小米最热销的机型同样不是数字旗舰,而是来自子品牌红米的REDMI K80,目前国补价格也超过了2000元,要知道很多人说到小米热卖机型,讨论最多的就是红米数字系列和Note系列,K系列作为次旗舰有这样的成绩属实令人意外。
REDMI K80搭载高通第三代骁龙8、2K华星LTPS直屏,用M9发光材料,支持全亮度DC调光、圆偏振光等护眼技术及超声波指纹,搭载6550mAh电池和90W快充,以及5000万像素+800万像素的后置镜头,是2000元-4000元价位段最具性价比的机型,全系首销超66万台,10天破百万台。
OPPO热卖机型OPPO A3x,起售价不到800元;vivo热卖机型Y37,售价1199元起,第三方渠道650元左右;荣耀热卖机型畅玩50系列,起售价600元出头。
从智慧芯片案内人发布的各厂商国内出货最多的型号来看,近一个月手机市场的热销机型与舆论焦点形成微妙反差。
华为靠线下中端机走量,苹果以万元旗舰制霸高端,小米则凭借子品牌性价比机型撑起销量基本盘。
这一现象揭示了行业的两重真相:其一,厂商的“高端叙事”更多是品牌战略,而实际出货仍依赖大众市场;其二,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时,往往在品牌认同、渠道便利与极致性价比间寻找平衡。
不得不说,数据撕碎了粉丝辩论中的信息茧房——当我们在争论参数和情怀时,沉默的大多数消费者正用实际购买行为重塑市场格局。或许,手机圈的讨论更需要跳出“非黑即白”的饭圈思维,正视多元需求共存的商业本质。
图源:智慧芯片案内人
素材来源
1-智慧芯片案内人;
2-苹果官网、华为官网、小米官网
3-京东商城
来源:爆侃数码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