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先进,六合入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9 09:54 2

摘要:持续优化“菜篮子”。全年蔬菜播种面积31.12万亩次,总产72.54万吨;全区全年生猪出栏约5万头,水产品产量3.44万吨。

近日

江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

2024年度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

(含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结果

我区获评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争先进位县

2024年

“三农”成绩报告单

牢记头等大事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全力守好“米袋子”。全区粮食播种面积89.94万亩,总产41.48万吨,实现面积和总产“双增长”。

持续优化“菜篮子”。全年蔬菜播种面积31.12万亩次,总产72.54万吨;全区全年生猪出栏约5万头,水产品产量3.44万吨。

不断丰富特色农产品。全区草莓产量2800吨,西甜瓜产量5200吨;开采茶园1.06万亩,产量92.3吨;其他果品面积1.69万亩左右;蛋肉鸽存栏50万只,年出栏180万只,规模华东地区第一、全国前列;肉鸡年出栏570万只,规模全市领先;2024年鸽业、肉鸡总产值达5亿元。

强化科技驱动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

生产基础加快提升。完成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新建及改造提升项目6个;完成2023年度设施蔬菜园艺项目6个;完成2个市级标准化菜地项目建设,累计建成市级标准化菜地23个、共1.4万亩(占全市30%)。

科技支撑成效显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5%(其中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7.6%)、特色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达80%;完成2023年度市级农业科技产学研项目4个,培育助飞18名“头雁种苗”;实施市级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3个。

绿色发展底色更亮。现有“两品一标”农产品32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86%;持续推进沿江5公里化肥农药“两减”示范;完成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45亩,完善农田林网9000亩,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000亩,完成湿地修复142亩。

聚焦提质增效

乡村产业发展动能十足

乡村建设提档升级。87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部完成,新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个、市级美丽乡村宜居村70个,美丽乡村宜居村覆盖率达到41.8%;1-12月,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928万人次,综合收入52.33亿元。

重大项目加码提速加力。累计举办六合特色农业资源、低效农业资产招商活动6场,签约名优农产品购销协议总金额2.5亿元;牵头引进投资超千万元项目4个;41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开工率100%,年度计划投资14.15亿元,投资完成率100%。

经营主体增量提质增效。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全区共101家:国家级4家、省级4家、市级32家),新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全区共13家);程桥四月天、大圣水芹、立友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双优合作社;2024年市级财政贴息总额577.76万元,惠及382家农业经营主体。

紧扣富民强村

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

纵深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持续推进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工作;重点巩固加强村集体领办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稳步实施中央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年度完成任务9万亩,补助服务主体900万元。

稳妥推进农村改革试点工作。六合区入选2024年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延包试点地区、全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基本完成省级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任务;累计完成农村产权交易838笔、交易总额1.9亿元;建成全市首家实体化运作的区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扎实推进富民强村提质增效。积极争取推进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160万元,加快建设南京茉莉六合振村产业园、竹镇大泉湖片区产业融合等项目;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探索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总结形成侯桥村金银花、竹墩社区青萝卜、山北村薄壳山核桃等典型案例;2024年,涉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37亿元、村均454.74万元,全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8004元。

来源:今日六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