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扯《射雕》前传之周伯通的江湖往事,看老顽童之名所谓何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4 23:21 1

摘要:羽菱君这几期在扯华山论剑和中土武林百年风云等时,都有提及到一个人物,就是周伯通。这一期我们来扯扯老顽童的江湖往事,讲讲他是如何与王重阳结交,又为何自称老顽童。照旧例开篇明言,本系列纯属羽菱君个人胡扯之言,各位看官不必较真,不喜勿喷。

欢迎关注羽菱君重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第十九期:《射雕英雄传》前传之老顽童周伯通。

羽菱君这几期在扯华山论剑和中土武林百年风云等时,都有提及到一个人物,就是周伯通。这一期我们来扯扯老顽童的江湖往事,讲讲他是如何与王重阳结交,又为何自称老顽童。照旧例开篇明言,本系列纯属羽菱君个人胡扯之言,各位看官不必较真,不喜勿喷。

扯周伯通之前,还是要先再说说他的师兄王重阳,毕竟老顽童的武功从他而来,前大半生的江湖往事也因王重阳而起。

一、结拜大义,艺出全真

王重阳少年时期,眼看祖国山河破碎,立志拯救民族于危难。后为抗金救亡积累资本,他授了金国官职,借名广交英豪与抗金志士。起初有志之士认为他出仕金廷,误认他为汉奸走狗,但弄清楚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并时时准备起事抗金之后,纷纷与他相交。一大批英雄人物很快聚集在了他的身边,其中就有他日后的师弟周伯通。

(此间细节,有兴趣的可以关注羽菱君,详看之前一期《全真王重阳》)

话说周伯通小王重阳十几岁,是个富家子弟,但父母早亡,就他跟一位老仆守着一个偌大的家业。他自小喜欢舞刀弄枪,不爱学文,好交习武之人,对这些人慷慨解囊,往往学得一招半式,就能乐上许久,还须找人比试,以验其功。更好做江湖救急之事,虽不出远门,却俨然一副江湖侠客模样。

他身在商家,父母早亡,家业所在,自是身不由己。但凡听有武功高强者,寻门找道也要与之结交,对曾文武夺魁的王重阳,就十分仰慕。后来他终于与王重阳结交,王重阳并未因他年少而疏远,反而对他谆谆教诲,将自己的抗金大志与之相告,其实也是想有后生之力,延续他抗金的意志,薪火相传。

但周伯通却被王重阳的民族大义所感染,敬佩他为国为民的志向,不惜变卖家产,资助于他,支持他的抗金大业。得其资助,王重阳掩藏兵器粮草的活死人墓得以成建。

王重阳感其大义,于是与周伯通结拜为兄弟,并授他武艺,自此将他带在身边,包括后来行军打战之时也是一样。誓穷自己一生之力,也要将周伯通培养成材。

后来王重阳抗金失败,避世在活死人墓整整七年,周伯通也等了他七年。王重阳出墓后,不久出家为道,并创立了全真教,又将周伯通带在身边。但他说周伯通学武学得发了痴,过于执着,不是道家清静无为的道理。因此周伯通虽也是全真派的,并改称王重阳为师哥,但王重阳却叫他不可做道士。

其实王重阳不让周伯通出家,是想周伯通有后,能延续周家的香火,存周伯通忠孝两全之名。但周伯通却想不到这一层,他看不用出家还能跟着王重阳,正求之不得。他生性好玩,哪里做得了枯燥无味的修道之事。

就这样周伯通在王重阳身边,重阳真人将他在古墓所创的全真武学,除了“先天功”都教给了他,几年之后,又跟带他到山东布教。也是在山东,他们在匡扶正义救助刘家时,结识了南帝段智兴,并认识了后来的刘贵妃瑛姑,致使华山论剑后他随王重阳到大理王宫时,与瑛姑重遇,生出了一场祸端。

再说周伯通随师哥在山东收得全真七子之后,到华山论剑之前,也有过一段自己闯荡江湖的时光。就是在这段时期中,他做了不少顽皮,却又是匡扶正道之举,被他师哥王重阳称为“老顽童”。

二、获称顽童,却走正道

一次周伯通在江浙,逮住了一个打家劫舍的盗贼。本来将他直接处置了就是,可他毕竟是周伯通,竟然跟这盗贼商量打赌之事。周伯通放了这盗贼,跟他打赌,让他逃,自己再抓他,如果他能逃得掉,周伯通就放过他。

这盗贼打不过周伯通,打赌还有一线生机,哪里不答应。而且他十分自信,毕竟这片地方他经常光顾,哪家有后院,哪家有柴房,附近的庙宇在哪,能藏身之所他都一清二楚。即使藏不了,逃的话,无论是大路小路还是林中路,每一条都了如指掌。

因此周伯通话声未落,他就从周伯通眼前消失了,一个劲就跑过了几家院子。然后左右盼顾一下,就串进了一家大户的柴房,藏在柴禾堆中,自以为能躲过周伯通。正在他在偷笑以为能逃得过这次大劫时,周伯通一下子就把他给抓了起来,边骂他笨蛋,边说不好玩不好玩!

周伯通觉得太容易就逮住了,毫无趣味,又让他跑。这盗贼肯定愿意,哪有不溜的道理。这一次也不躲在这片住户,而是串到一个破庙。这破庙是他平时的落脚点,神像底下的须弥台本来就是空心的,庙宇落成时里面存放些五谷,祈求五谷丰登,被他从后面凿开青砖,刚好适合他藏身,外面再用青砖封上,平常里一旦失手被人追赶,逃回这里,藏在里面,谁也想不到他会大不敬的藏在须弥台里,往往就被他逃过了。

他逃回这里,又故技重施,自认为肯定是万无一失的。只是他低估了周伯通,周伯通跟他师哥多年,“金雁功”早已到家。他用轻功暗中跟随,这盗贼根本逃不出他的眼线。

这盗贼遇到周伯通也真是倒霉到家了,这周伯通自小就是个顽童,他是孩童时就时常逃出家门,和几个小童往那些破庙跑。这神像底座须弥台空心藏人的把戏,他算是祖师爷了,经常藏在里头捉弄一些求神拜佛的信女,往往都以为是神明显灵,不断的磕头拜请保佑。

周伯通进庙后,上下左右环顾一周,一眼望穿也没地方藏身,就知这小子肯定藏在了须弥台里。于是他绕到神像后面,看到底座的青砖确实有被动过的痕迹。

但他却不直接把这盗贼揪出来,而是取了一些枯草枯枝点燃,又在上面盖一层草藤,立刻闷出浓烟。这草烟渗入砖缝进入须弥台,那盗贼被熏的是眼泪直流,忍不住就破砖而出,周伯通见状却是哈哈大笑。

周伯通玩得兴起,又叫那盗贼逃,盗贼拗不过他,再逃到密林,还是被周伯通逮住,前后竟玩了五次,周伯通才愿意把他送往官府,其实是这盗贼再也逃不动了。周伯通回到全真教后,把这件光荣的趣事告诉王重阳,王重阳听后摇头说他真是个长不大的老顽童。没想到周伯通却十分喜欢这个称号,自此就以“老顽童”自称。

周伯通获得“老顽童”称号后,以此自居,之后闯荡江湖,都是自称“老顽童周伯通是也”。不过他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江湖生活,很快因一件大事,迎来人生新的转折点。这件事,就是华山论剑。

三、华山论剑,转折之始

在老顽童开心闯荡江湖获得“老顽童”称号不久之后,不知为何《九阴真经》突然就出现在了江湖。此后数年间,江湖上因争夺此经,掀起了一场场腥风血雨。为了争夺这部经文而丧命的英雄好汉,很快就死了一百多人。凡是到了手的,都想依着经中所载修习武功,但练不到一年半载,总是给人发觉,追踪而来劫夺。抢来抢去,也不知死了多少人。得了书的千方百计躲避,但追夺的人有这么许许多多,总是放不过他。那阴谋诡计,硬抢软骗的花招,也不知为这部经书使了多少。

再后来事情越闹越大,连老顽童他师兄全真教教主重阳真人、桃花岛主、丐帮帮主这些大高手也插上手了。最终重阳真人为了平息江湖纷争,还武林安宁,以身涉险夺下此经。并邀请了洪七、欧阳锋、黄药师、裘千仞和大理皇帝段智兴,到华山参加论剑,以定《九阴真经》归属。结果裘千仞未参加,其余四人皆不敌王重阳,奉他为天下第一,《九阴真经》归其保管,二十五年后再论归属。

王重阳在关中夺下真经时,周伯通身在江南,但他听到师哥邀请天下高手参与论剑,他马上赶回终南山。当时王重阳带了王处一去华山,他怕老顽童也想出手参加论剑,被人议私心,不准老顽童跟他前去。但老顽童还是偷偷跟着去,并暗中观看七天七夜的论剑,这让他更加佩服自己的师哥。此后无论是谁,武功多高,他都自认为比不上他师哥半点,几十年后还对金轮国师说,要他师哥在,金轮连他师哥十招都接不了。

华山论剑后,王重阳获得《九阴真经》,但他自知阳寿不久,论剑时见欧阳锋又不甘于心,料他定会来夺取经书。为了留下一个破解欧阳锋“蛤蟆功”之法,他带着周伯通前往大理,用“先天功”交换南帝段智兴的“一阳指”。

在大理王宫,王重阳与段智兴闭关交换绝学,周伯通无所事事,在宫中游玩,又遇到了当年他们所救的刘瑛。此时刘瑛已经是刘贵妃了,段智兴带她回大理后,就封她为妃,可是段智兴沉迷武学,不免对她就多有冷落。

这刘瑛在深宫之中甚为寂寞,看到周伯通,也算是遇到故人,自然开心。她知道周伯通早年就练有武艺,就求周伯通教她武功。周伯通并无多想,说起练武,作为武痴的他欣然应允。传授武艺,就从点穴开始,如此就避免不了肌肤之亲了,这一来二去,血气方刚,就做出了那越轨之事。

(关于周伯通他们救过瑛姑一事,详看羽菱君之前的一期《南帝的江湖往事》)

南帝段智兴知道这件事后,本来想成全周伯通与刘瑛,可周伯通却自认对不起南帝,无颜面对,竟逃之夭夭,就留下了刘瑛继续在王宫。但刘瑛已怀了周伯通的骨肉,不久就生下了一子。后来就发生了裘千仞潜入王宫,铁掌重伤她儿子一事。

段智兴因此事忏悔出家,刘瑛因为儿子之死而一夜白发,离开王宫开始寻找周伯通与杀子仇人。后获知周伯通被困桃花岛,前往桃花岛想救出周伯通,无奈桃花岛布置巧妙,瑛姑不通五行之术,被困三日三夜,险些饿死,最后还是黄药师派哑仆将瑛姑送出岛。

自此,瑛姑就在黑沼中潜心研究五行奇门,九宫八卦之术。十余年中,她还在泥沼中悟出一种以阴柔为主的武功——泥鳅功,从未多见世面的她,还自以为天下无敌。

而周伯通被困桃花岛,却乃因《九阴真经》而起。

四、九阴祸端,因祸得福

欧阳锋潜入重阳宫意图夺经,在被王重阳破功前,周伯通与他交手,两人虽年纪相仿,但周伯通远不是西毒的对手,他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王重阳死后,为避免欧阳锋重新夺经,周伯通按其师哥生前交代,将《九阴真经》经书上下册分开藏匿。但在送《九阴真经》至雁荡山藏匿途中,遇到了黄药师与其新婚妻子冯衡。

两人与周伯通打赌,骗得让冯衡观阅一遍《九阴真经》。这冯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看完之后骗周伯通,说他的真经被欧阳锋掉包了,然后却将经文的内容抄录下来,带回了桃花岛。周伯通自知不是欧阳锋对手,开始闭门苦练武功,以期功成再找欧阳锋。

过了年余,江湖上忽然有人传言,说桃花岛门下黑风双煞得了《九阴真经》,练就了几项经中所载的精妙武功,到处为非作歹。起初周伯通还不相信,但这话越传越盛。又过一年,丘处机忽然找到周伯通,说他访得实在,《九阴真经》的下卷确是给桃花岛的门人得去了,但周伯通却以为黄药师的经书是从欧阳锋那里得到的。

过了两个月,丘处机再次来找周伯通。这次他访出陈玄风、梅超风二人确是偷了黄药师的经书,在练“九阴白骨爪”与“摧心掌”两门邪恶武功。他冒了大险偷听黑风双煞的说话,才知道黄药师这卷经书原来并非自欧阳锋那里夺来,却是从周伯通手里偷去的,周伯通才知上当受骗。

师哥交下来的东西,老顽童看管不住,怎对得住师哥,于是携带《九阴真经》经书,前往桃花岛追讨真经副本。却因武功不敌,被黄药师“弹指神通”弹中打断了双腿,还逼周伯通把《九阴真经》的下卷拿出来,说要火化了祭他夫人。

周伯通索性把经书藏在岛上的一个洞内,自己坐在洞口守住,只要黄药师用强抢夺,他就把经书毁了。黄药师跟他说总有法子,叫他离开这洞,周伯通回他说试试!这么一试,就对耗了十五年。而黄药师自负得紧,并不饿周伯通也不逼他,供他吃喝也没在饮食中下毒,只千方百计地诱他出洞。

周伯通在桃花岛十五年,为了排消寂寞,想起冯衡所言,只看不练,熟读了《九阴真经》。老顽童这事,足见其自制力绝对高人一等。要知他乃是个绝顶武痴,武林中他称第二便无人称第一,但因为他师兄叫他不可练真经的武功,他愣是管住了自己的欲念,未练经上一门功夫。更何况他的这十五年可是被困在洞里,趣味全无的时候,这份自制就更难得了。俨然是将他师哥的话当成法度,自制去遵从。

不过虽不练经书上的武功,熟读之下,慢慢领悟却对经上所述的武学至理已融会贯通。之后他根据道家推崇的“空、柔”二字,就是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之理,创出了一套“七十二路空明拳”。为消遣时光,又创出了“左右互搏术”,自己跟自己打架。

这互搏之术,临敌之时,分身双击,那便等于以一人之力,发两人之威,武功是陡然间增强一倍。内息运气也能左右分别、各不相涉,虽然内力不能增加几倍,但在招数上总是可以占了个大大的便宜。创下这两套绝学后,实际上他的武学修为,已不在当世四绝之下,他却总自认不及他们。

再说老顽童虽被黄药师困在桃花岛十五年,但实际上也是被黄药师保护了十五年。要知道老顽童身上,带着江湖上人人觊觎的《九阴真经》,阴谋诡计,硬抢软骗的花招,为这部经书使了多少。假如老顽童没在桃花岛,或许早被人暗箭所伤,甚至连同经书也会被夺去。而他这十五年在桃花岛,却仅对付明枪的黄药师一人。东邪无疑是给他提供了一处与世隔绝的栖身之所,保他周全,更让他心无旁骛,得以在武学上窥得至境。对老顽童来说,也算因祸得福了。

老顽童周伯通,武痴一人,辜负了其师兄最盼望的期许,却在武学上窥探了广阔的天地。他一生不急名利,坦坦荡荡,但却始终不敢面对南帝。后来经杨过郭襄牵梁搭桥,才让他和瑛姑、一灯大师三人释怀,隐居在万花坳中。年过九十之后尚还返老还童,实是顽童一生,一生顽童。

前期回顾:第十八期《中土武林的百年风云》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羽菱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