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提及萨克斯,你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什么?是管乐团奏响时华丽震撼的奏鸣,还是肯尼·基用它吹奏出撩人心弦的《回家》?
新华社天津4月8日电(记者白佳丽)当提及萨克斯,你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什么?是管乐团奏响时华丽震撼的奏鸣,还是肯尼·基用它吹奏出撩人心弦的《回家》?
恐怕鲜有人会将萨克斯,与天津市静海区蔡公庄镇这座看似平平无奇的小镇联系起来。但实际上,这座小镇活跃着数千名乐器行业从业者,他们凭借精湛技艺与努力,让全球每年生产的萨克斯中,约一半都出自这个中国小镇,创造出的年产值达4亿元。
循着音律声,走进天津奥维斯乐器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坐在工作台前,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咱们这儿生产的管乐器,在世界上已颇具认可度。就拿工人们手头正在精心制作的这批圆号来说,很快它们就会远渡重洋到客户手中。”公司副总经理张雯说。回顾蔡公庄镇乐器产业的发展轨迹,起初,镇上仅有寥寥数人零散地从事着五金配件加工活计。20世纪70年代,村里选派村民前往天津市乐器厂,学习乐器配件制作技术。学成归来后,他们开始自己加工乐器配件,为蔡公庄乐器产业的蓬勃兴起奠定了根基。2000年前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投身乐器制造行业,生产的管乐器种类也不断丰富。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蔡公庄镇已经成为国内西洋管乐器集中生产与集散中心之一。
蔡公庄镇镇长马树红说,截至去年底,蔡公庄镇已拥有乐器企业超100家,主要产品涵盖萨克斯、圆号、小号、长笛、黑管等铜木管乐器,多达100余种,每年生产成品西洋乐器就达到40余万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产品中有超八成远销海外。”马树红说。
当被问及为何这样一个小镇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时,张雯不假思索地给出答案:“精益求精!”他说,乐器生产与组装环节对精密度要求极高,一旦部件吻合不佳,吹奏时就会漏气,音调也很难精准。
“就拿长笛来说,一支长笛要历经一百多道工序,每一道都需要反复地测试、改进,才能确保高品质的音色。”张雯说。
正因为这样对品质的追求,蔡公庄镇出品的管乐器声名远扬,海外订单也纷至沓来。
最近几年,蔡公庄镇的管乐器制造企业开始了转型发展。有的扎根欧美市场精耕细作,有的全力开拓国内市场,有的凭借单一乐器的高品质脱颖而出,有的则加大了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还有一些企业推出高端化定制服务。
“过去一段时间,国外客户大多只是请我们做代工,现在蔡公庄镇管乐器走向了品牌化发展之路。”马树红说。
除了生产,蔡公庄镇也成了国内管乐器直播销售的重要基地。
走进天津亨韵乐器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刘涛正对着手机屏幕,展示着不同型号的萨克斯。他不仅对萨克斯的特点、适配人群信手拈来,谈及与管乐、自己创业历程相关的趣事,更是滔滔不绝。
“以前我们接到的大多是乐器培训班或专业老师的订单,但是现在管乐器爱好者越来越多,不仅来买乐器,还喜欢和我们探讨乐器演奏和保养知识。”刘涛说。
在直播销售等模式的带动下,这座充满音乐声的乡村版“爱乐之城”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被越来越多人了解。
“在3年前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第19届国际低音号大号艺术节上,镇上企业的品牌首次成为主赞助商。”马树红说,不仅如此,镇上管乐器制作企业还与全国多所音乐艺术学院携手,使用蔡公庄镇生产的管乐器演奏中国音乐,让西方听众感受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蔡公庄镇正迎来更大范围内的发展支撑。静海区工信局副局长董静介绍,近年来,静海区全力打响西洋乐器的中国品牌,在规划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推进蔡公庄镇乐器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提升静海乐器产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从中国乡村奏响的音符,正跨越国界成为“世界知音”。
来源:天津高新区T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