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最早成立的正规红军是哪个军?怎么仅一名战士活到建国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06:30 1

摘要:红二十四军于1931年7月由山西平定起义部队组建,是我党在长江以北首次按正规军编制成立的红军部队,下设两个团,兵力约1200人,具备完整指挥体系(军、团、营级建制),它是当时北方唯一的正规红军,但存在时间极短(仅1个月)。同时期的1931年陕北革命武装还只是以

红二十四军于1931年7月由山西平定起义部队组建,是我党在长江以北首次按正规军编制成立的红军部队,下设两个团,兵力约1200人,具备完整指挥体系(军、团、营级建制),它是当时北方唯一的正规红军,但存在时间极短(仅1个月)。同时期的1931年陕北革命武装还只是以游击队为主,如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陕甘游击队,直到1932年12月才正式成立红二十六军,初期仅一个团200余人。

1930年中原大战后,原属冯玉祥西北军的高桂滋部,中原大战后被蒋介石收编为第11师,底层士兵多为陕甘贫苦农民,因长期欠饷、军官腐败而怨声载道。1930年,中共山西省委派党员赫光(化名,本名万锡福)、谷雄一、刘明德等秘密进入国民党军高桂滋部(驻山西平定县),赫光、谷雄一以“同乡会”“读书会”名义联络士兵,发展党员约200人,掌控了部分连队。

到1931年7月初,高桂滋察觉部队不稳,计划清洗“赤化分子”,7月4日夜,赫光、谷雄一得知消息后,果断决定起义;起义军以“发饷”为名集合士兵,迅速解除军官武装,控制平定县城。次日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起义士兵约1200人,携带步枪800余支、机枪12挺、迫击炮6门。核心领导都是我党派遣的干部:军长 赫光(原名万锡福,陕西人,黄埔军校毕业生),政委 谷雄一(河北安国人,北平陆军军需学校毕业),参谋长刘明德(起义后实际军事指挥者),政治部主任刘子祥(1933年在天津被国民党逮捕杀害)。原起义部队骨干,团长王子固,起义后任红二十四军第一团团长,率部参与阜平战斗,8月突围时牺牲;营长窦宗融,任第二团副团长,王快镇战斗中阵亡。

1931年7月18日,红二十四军以佯攻战术击溃守军,占领河北阜平县城,建立北方首个苏维埃政权(阜平县苏维埃政府),选举贫农刘应融为主席,颁布《临时土地法》,处决恶霸地主地主赵大吹,分田3万余亩,震动华北。后国民党军石友三派沈克的师伪装“投降”,诱骗红二十四军至曲阳王快镇,发动突袭。在8月11日,赫光率20人赴沈克部谈判,遭伏击牺牲,头颅被悬于保定城门示众,时年29岁;8月中旬,谷雄一在突围中被俘,于北平天桥刑场就义,就义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牺牲时,年仅26岁。

红二十四军余部约200人突围,在参谋长刘明德率领下,转移至陕北,途中遭晋军追击,仅30余人抵达陕北,1932年刘明德带领他们加入刘志丹领导的陕甘游击队,补充了陕北红军的战斗骨干。

刘明德1932年任陕甘游击队参谋长,参与创建照金根据地;1935年任陕北红军独立师参谋长,参与创建陕甘根据地;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参谋,参与南泥湾大生产,1944年在延安病逝。

唯一确认活到建国的成员只有普通士兵牛清明,原红二十四军战士,阜平本地农民,起义时年仅16岁。1931年突围后返回阜平务农,1937年加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野战军某部排长,参与平津战役,建国后:1955年复员回乡,任阜平县某公社民兵连长,1982年病逝。

红二十四军虽然存在只有短短一个月,但却是我党在华北唯一一次成建制建军尝试,为陕北根据地输送了骨干。阜平苏维埃政权虽短暂,但激发了华北农民革命热情,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建立奠定基础。红二十四军的悲壮历程为北方革命播下火种,成为党史军史上的重要篇章。

来源:情报汇聚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