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先兰说,她1938年年初生于双甸北的吴家庄,即后来的景安公社十五大队。解放前,家中异常贫穷,仅有小茅草土坯房两间,租种地主家薄地两亩,父母身体不好,哥哥参加新四军,姐姐6岁送给人家当童养媳,自己7岁便帮助操持家务。
昨天北京88岁的刘先兰大姐与我聊起她和我的恩师佘殿先生。
我俩与佘先生虽然远隔千里,但他那睿智达观、教书育人、慧眼识珠的感人事迹深刻地印记在我俩的脑海里。
先兰大姐深情地说,没有佘殿老师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刘先兰说,她1938年年初生于双甸北的吴家庄,即后来的景安公社十五大队。解放前,家中异常贫穷,仅有小茅草土坯房两间,租种地主家薄地两亩,父母身体不好,哥哥参加新四军,姐姐6岁送给人家当童养媳,自己7岁便帮助操持家务。
大姐说,1950年她己12岁了,却一字不识,但自己有着一股强烈的求知欲,便经常溜到洋涨岸小学去,一个人站在走廊里听佘老师讲课,自己用树枝柴棍在地上学做作业。她的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被佘老师发现后,便免去所有学费书杂费让她正式走进课堂,和比她小好几岁的小朋友一起听课上学。
由于陈腐观念女人无才便是德、嫁出的女泼出的水,刘先兰父母和已经退伍的哥哥嫂嫂(刘俊父母)却坚决不让她上学。
刘先兰生性勤奋好学上进,她仍执拗着边干农活边上学,上上停停,停停上上,白天干活,晚上补习。即使这样,她每门功课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
1955年夏天,刘先兰己辍学在家快一学期了,一位邻居同学突然带给她一纸便条,佘殿校长要她一定要到双甸中学去考初中。
看到佘校长的信,家中所有人都不同意她去考试上学。佘校长知道后,第二天亲自来到她家,说服动员她家人同意去考试,并说已为孩子准备好了路费、饭费和雨具等,相信她一定能考好。
也是苍天有眼,刘先兰她们小学六年级三个班级100多个学生,洋涨岸小学考取7名学生,其中4名正取生,3名备取生,而她竟神助似的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双甸初中B班。
刘先兰要到双甸中学去寄宿上学,家中实在没有钱,佘校长便慷慨解囊资助她5万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5元)。她上了三年初中,只能和刘美芬同学同睡一个上铺,同垫一张草席,同盖一条有补丁的破被子。求学虽然艰辛,但她十分刻苦用功,是全年级ABC三个班的最优秀学生。
1958年国家实行教育改革,双中有两个推荐名额,刘先兰品学兼优,被破格保送到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六年制学习。前两年为高中预科学习,经考试合格后升为大学4年本科。
刘先兰要上大学了,家里没有钱,起初都不同意,公社干部也来动员她回乡当公社总财会计。佘殿先生听说后,亲自上门做工作,并慷慨解囊资助。刘先兰父亲为了筹钱,只得将土改时分给家里的两间瓦房,上房揭瓦,将瓦片减薄后,拿到双甸街上去卖了,凑钱供她上学。
江苏师范学院解放前为东吴大学,她是一所美国教会学校。解放后的1952年改为江苏师范学院,1984年改为现在的苏州大学。
1964年,刘先兰以优异成绩毕业时,积极响应周总理的号召:有志青年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她写下血书坚决要求去海南,报答党和人民的培养。同年,她的扬州籍爱人((到海南后经友人介绍)夏开洪接到部队调令,到北京导弹部队任职。从此她们俩,天各一方,一个在祖国南大门的海南工作,一个守卫着北长城的北京。
1964年,刘先兰毕业分配去农业部热带作物学院和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附中教书,第一年接受贫下中农教育,第二年分配去参加万宁县东兴农场四清运动,负责撰写文字的简报工作。她有幸经常和院长、书记何康同志(后任农业部部长)同席用餐,并指导工作,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为人做事的原则和道理。
文革中人事关系冻结,刘先兰过着牛郎织女的夫妻分居生活。1966年她怀有双胞胎姐妹,由于海南天气炎热,参加劳动过累,医疗条件太差,不幸流产,一对孩子夭折。刘先兰六年的海南生涯很是艰辛,甚至苦不堪言,真是献了青春献子孙。然而说到这些,大姐仍是激情满怀,无怨无悔。
1970年为解决夫妻分居,刘先兰随军调至北京怀柔红螺丝中学工作,后调任怀柔教育局工作。1980年后任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所党总支副书记、副所长。1998年退休。
刘先兰爱人夏开洪从导弹部队转业后曾任北京计算机学院宣传部部长、北京天文台党委书记直至退休。
刘先兰说,如果没有佘殿校长,她绝不可能有今天。她说,她只要有机会回如东老家,无论如何都要去看望恩师佘殿老师。
佘殿先生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从事战时教育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教书育人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全国解放后,佘殿先生先后任东阳小学、洋涨小学、马塘简师和栟茶简师校长,1959年受命负责创建如东县景安中学,并任校长25年,后任如东县岔河中学、马塘中学校长直至1991年离职休养。
佘殿先生勤奋博学,文史功底很好,经常作文赋诗,曾任如东县诗词学会创始会长,并有优秀诗集付梓出版,直至90岁仍笔耕不辍。
2019年11月24日,时任如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蓉蓉(中),如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陈建宗(左)出席佘殿先生九十华诞诗教思想研讨会并讲话。
佘殿先生为如东的教育事业大公无私,呕心沥血,教育培养并资助了许多如东学子成才。
佘殿先生对我的教育和鼓励也使我终生难忘。1969年佘先生任景安中学校长时,其他学校疏于教学,一味闹革命搞运动。而我们景中却狠抓复课搞教学,他重视课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边教边改边学,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启发引导。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课,要周课评、月考和期末考。他经常一个人坐在我们教室的最后排听老师授课,及时召开教务会议改进教学方法。记得如东县教办曾数次在景中召开教学观摩现场会推广经验。
佘校长在学校创办墙报壁报,鼓励学生投稿,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他要求学生必须每天记日记,并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到实践地里量算棉花棵距和算亩产。上音乐课时,他亲自指挥学生边学唱边学打拍子。他在景中创办了农业机械急需的皮带腊校办工厂,开发学生知行统一的动手能力。
佘校长亲自指导张必胜、吴慧琴学长和我创作红樱枪操词令,用于全校课间操运动,很具运动气势和运动特色。
2019年11月24日,佘殿先生九十华诞诗教思想研讨会。
1969年4月,佘校长特地让我写发言稿,代表景安中学学生、在安乐桥庆祝公社革委会成立的万人大会上致贺辞。
1972年元月我高中毕业,刚走出校门,佘校长便等候在大门外,特别地叮嘱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了,千万不要松懈,要坚持不懈地看书学习,将来会有用武之地的。
其时我家很贫困,自已也很消极悲观,但佘校长的深情嘱咐和殷切期盼,确有听君一席话,醍醐灌顶之感,50多年来,我一直感念着佘校长鼓励和指引着前行到今天。
十年前的一天雨夜,我和爱人在韩国兰老同学的陪同下,去立新桥看望了心心念想的佘校长,他老人家非常高兴,向我们讲述了他是受命于魏志田老县长创办景安中学的,并当场吟诗盛赞耙齿陵抗日战斗英雄壮举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时佘校长己80多岁,我为他活到老学到老的豪迈精气神而高兴。
2019年11月24日,尤云政、韩国兰夫妇出席佘殿先生九十华诞诗教思想研讨会。
前几年佘校长90高龄了,我在钱淑珍大姐的陪同下,去掘港碧霞小区看望他老人家时,他十分欣喜,专门佩戴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与我合影。其时,他老人家告诉我他已是在党70多年的老同志了,但他仍时刻关心着世事、国事和教育事业,并经常抒发诗情,潜心研究并创作诗作,这种老骥伏枥,壮心不己的精神令我动容。
佘殿先生是我们如东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教育家,他为人师表、桃李芬芳,培养出数以万千计的学生,做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好事善举,是我辈的先贤和楷模。在教师节之际,谨此祈福佘殿先生期颐百二,福寿齐康!
来源:江海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