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觅友问:互助君,内分泌治疗要做至少5年好漫长,我想每天加量用药,这样是不是药效更强,就能把癌细胞快点赶跑了?
觅友问:互助君,内分泌治疗要做至少5年好漫长,我想每天加量用药,这样是不是药效更强,就能把癌细胞快点赶跑了?
觅健互助君答:不是的姐妹!乳腺癌的治疗,绝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安全”,而是适合你的才是最有效。
01
治疗量把握住了,复发风险才会小
治疗量关乎疗效与用药安全,不同治疗需精准把握。像上面这位姐妹的问题,擅自加量不仅不能缩短疗程,反而可能增加副作用;而用药时间过短则可能增加复发风险。
1.内分泌治疗
(1)5年是基础:对于大多数激素受体阳性(HR+)的姐妹,5年是内分泌治疗的“标准基础疗程”。
觅友问:互助君,我已经吃满5年了,医生说我可以停药了,可我担心复发,可以继续吃吗?
觅健互助君答:
低危患者完成5年标准内分泌治疗后,若满足肿瘤直径≤2厘米、组织学G1级、淋巴结阴性、无瘤周脉管侵犯、ER/PR 阳性且HER-2阴性等,经医生评估可停药。因患者病情稳定,延长治疗获益不显著,还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风险,无需盲目延长。
(2)这些姐妹建议延长内分泌治疗:大量研究证明,对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将内分泌治疗延长2-5年,能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和提高长期生存率。
是否需要延长治疗时间,新版指南[1]上是这么写的:
绝经前:
如果你已经完成了5年内分泌治疗,而且身体反应良好,没有明显副作用,医生可能会考虑让你继续用药到10年,特别是你符合以下任意一个条件:
■ 淋巴结阳性。
■ 肿瘤组织学3级。
■ 诊断时年龄
■ Ki-67高。
■ pT2及以上。
绝经后:
5年内分泌治疗后耐受良好的姐妹,医生也可能建议你继续服用到10年。尤其是你有以下情况之一:
■ 淋巴结阳性。
■ 肿瘤组织学3级。
■ 其他需要行辅助化疗的危险因素,如 Ki67>30%。
若存在1-3个淋巴结转移、分级2级、Ki-67在15%-30%之间,属中风险,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如21基因)进一步评估,决定是否延长治疗。
(3)哪些姐妹需要强化辅助治疗:除了延长内分泌治疗时间,有高危因素的觅友还需要在内分泌用药基础上联合CDK4/6抑制剂强化治疗。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强化辅助治疗,看这篇《5年还是10年?乳腺癌吃内分泌药和打肚皮针的14个问题,学会了活得更好!》。
2.化疗
化疗是大多数乳腺癌姐妹治疗不可或缺的一步,化疗药物的使用剂量计算需综合药物代谢动力学与患者自身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不足可能影响疗效,过度则增加毒性。但也有些类型的乳腺癌复发风险低、预后好,可以豁免化疗,相关文章阅读《不是所有乳腺癌患者都要化疗!这3类患者或能豁免》。
3.放疗
放疗的根本目的是利用高能射线清除术后可能仍有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如果因为害怕而盲目减少剂量或范围,可能导致治疗不足,留下复发隐患。
随着医疗发展,放疗也在尝试做减法,今年IMPORT LOW试验就为低风险早期乳腺癌患者,未来使用部分乳房放疗提供了新的可能,相关文章阅读推荐《安心了!这3类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很低,不一定要做这种治疗!》。
4.靶向治疗
对于HER2阳性的姐妹,靶向治疗是绝对不能省的“核心装备”。单靶是使用曲妥珠单抗单药治疗,双靶是使用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联合治疗,相关文章阅读推荐《用上曲帕双靶后,她的肿瘤嗖的一下就小了!不到30岁得乳腺癌,最后乳房保住了……》。
觅友问:我已经用双靶治疗了,我觉得治疗强度已经很大了,化疗是不是可以“去卡铂”少受些罪了?
觅友问:我术后已经做完1年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了,医生告诉我还要用1年奈拉替尼,这是不是过度治疗?
觅健互助君答:
不是的姐妹,这很可能是因为你有高危因素,需要进一步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根据ExteNET研究[2],对于先前已接受过1年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DM1)标准辅助治疗的早期HER2阳性且有高危因素的乳腺癌患者,经医生综合评估后,建议尽早使用奈拉替尼(≤6个月),使用1年。
图源: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年版)
02
这些关于治疗量的坑,千万别踩!
明白了“适度治疗”的重要性,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因为对治疗量的错误理解而踩的坑。
1.觉得治疗越多越保险,盲目加量
互助君总结:过度治疗也是伤害!身体承受能力有限,过多的治疗不仅加重副作用,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损害器官功能。乳腺癌更像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治疗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根据病情、分型和个体差异,制定科学的个性化方案。
2.副作用难以忍受,自行减量或停药
互助君总结:定期复查、按时服药,多数副作用都是可管理的,但擅自停药是在给癌细胞“放假”,增加复发转移概率!
副作用应对方法:
■ 内分泌药副作用应对,《乳腺癌最常见的5个内分泌治疗副作用》
■ 靶向治疗副作用应对,《靶向治疗副作用管理》
■ ADC药物副作用应对,《ADC药物副作用》
■ 化疗副作用应对方法,《今天解答关于化疗的5个疑问》
3.觉得治疗量已经达标,怕麻烦不去复查
互助君总结:调整心态,正确认识乳腺癌复查随诊的重要性,遵医嘱进行复查。指南推荐复查频率是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术后3-5年每半年一次,术后5年每年一次,具体复查频率及项目因个体情况有所差异。
复查小贴士:
■提前整理电子病历和检查报告,就诊省时省力;
■错峰出行,选择地铁等便捷交通,减少奔波疲惫;
■家人分工协作,有人陪诊、有人取药,负担更轻;
■ 复查后立刻在手机日历设好下次提醒,不遗漏,不断档。
4.短期没效果,觉得治了也白治,放弃治疗
互助君总结:疗效不能光凭感觉,疗效评估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等客观指标来判断,如果确认耐药,医生也会及时更换方案。科学治疗+规范随访,才能争取最佳预后。
03
写在最后
姐妹们,乳腺癌治疗是场持久战,讲究的是“稳、准、狠”。
“稳”:心态稳,不慌不乱,积极治疗;
“准”:治疗准,听医生的,有任何问题及时和医生沟通;
“狠”:对自己“狠”一点,坚持规范治疗,绝不偷懒!
愿大家在康复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温馨提醒:文章旨在传递疾病知识,不作为诊疗方案推荐及医疗依据。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稿定设计
本文作者:觅健萝萝
责任编辑:觅健小狮
参考资料:
[1]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年版)
[2]Martin M, Holmes FA, Ejlertsen B, et al. Neratinib after trastuzumab-based adjuvant therapy in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ExteNET): 5-year analysis of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 2017 Dec;18(12):1688-1700.
来源:乳腺癌互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