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拥有3700万粉丝的YouTube网红“甲亢哥”在长沙直播时被路人投喂槟榔,随后他出现不适反应,表情痛苦,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热议,登上微博热搜。看似简单的投喂行为,却掀起舆论巨浪,背后原因值得深究,也让槟榔的危害与监管问题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近日,拥有3700万粉丝的YouTube网红“甲亢哥”在长沙直播时被路人投喂槟榔,随后他出现不适反应,表情痛苦,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热议,登上微博热搜。看似简单的投喂行为,却掀起舆论巨浪,背后原因值得深究,也让槟榔的危害与监管问题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甲亢哥”在长沙街头直播时,对中国美食兴致勃勃,却突然被路人递上一包槟榔。毫无防备的他,在旁人劝说下吃了下去。很快,槟榔的强烈刺激让他出现干呕、抽搐等不适症状,直播画面里他满脸通红、表情扭曲,直播间的观众也被这突发状况惊到,弹幕疯狂滚动。
此视频在网络迅速传播,网友们反应激烈。不少人指责投喂者行为不妥,给不了解槟榔的外国人吃这种刺激性强且危害健康的食物,有恶作剧之嫌。一些网友表示:“这简直是乱来,槟榔的危害那么大,怎么能随便给人吃?”还有网友从国际形象角度出发,认为这一行为让国外网友看到会造成不良影响,“这下丢人丢到国外去了,别人还以为我们故意整蛊” 。
槟榔到底是不是违禁品?答案是否定的。在中国,槟榔并未被列为违禁品,目前也没有全国性的法律禁止槟榔的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在一些地区,尤其是湖南等地,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深厚的文化根基,甚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种植、加工到销售,涉及众多从业者。
不过,槟榔虽未被全面禁止,却在不少地方受到严格管控。比如,一些城市禁止槟榔广告宣传,部分地区不允许槟榔在超市、便利店等常规食品销售渠道售卖。在国际上,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将槟榔认定为毒品或兴奋剂,严禁销售和携带。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明确将槟榔列为“可能致癌物”,禁止槟榔进口。
槟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这也是它饱受争议的根源,从口腔健康来看,长期嚼槟榔是导致口腔癌的重要因素。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早在2003年就将槟榔认定为一级致癌物。槟榔中含有的槟榔碱和生物碱具有细胞毒性,反复咀嚼会使口腔黏膜反复受损,引发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进而恶化为口腔癌。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口腔癌患者中,有相当高比例有长期嚼槟榔的习惯。不仅如此,嚼槟榔还会导致牙齿磨损、牙龈发炎、牙结石堆积,让牙齿变黑、松动甚至脱落,严重影响口腔美观和功能。
对身体其他系统而言,槟榔的危害也不少。槟榔中的麻黄碱类物质对神经系统有毒性,可能导致头痛、头晕、兴奋,长期食用易形成依赖性或成瘾性。它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损害味觉神经,减少唾液分泌,影响消化功能;促进肝细胞和肾细胞凋亡,对肝肾造成损伤;对生殖系统也有一定毒性,影响生育健康。甲亢哥长沙被投喂槟榔事件,不只是一场直播中的意外,更是一次对槟榔危害与监管的公共讨论契机。我们需要在尊重部分地区槟榔文化和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槟榔危害的科普宣传,完善监管措施,保障公众健康,避免更多人陷入“槟榔陷阱” 。
来源:感性老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