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礼仪小姐7年前发微博自称国际巨星被群嘲,威尼斯领奖台上她说了这句话,全网沸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3 15:47 1

摘要:当时我也看到了,说实话,第一反应就是——这姐们儿怕不是喝多了吧?评论区一片哈哈哈,还有人截图发朋友圈,配文“今日份沙雕”。

鹤岗礼仪小姐7年前发微博自称国际巨星被群嘲,威尼斯领奖台上她说了这句话,全网沸腾

那条微博还在。

2018年发的,“大家好,我是国际巨星辛芷蕾”。

当时我也看到了,说实话,第一反应就是——这姐们儿怕不是喝多了吧?评论区一片哈哈哈,还有人截图发朋友圈,配文“今日份沙雕”。

谁能想到呢,7年过去,这话竟然成真了。

9月7日,威尼斯。辛芷蕾拿到最佳女演员奖杯那会儿,我正在刷手机,看到推送的时候愣了好几秒。然后想起了那条微博,赶紧去翻,发现已经被顶到热搜第一了。

她站在台上说:“今天我终于站在这儿了……所有女孩,大胆做梦,万一实现了呢?”

万一实现了呢。这话听着怎么这么熟悉,好像小时候大人经常这么安慰我们的。但从她嘴里说出来,分量不一样了。

台下张颂文鼓掌鼓得特别用力,像个老父亲看女儿拿奖状。

网友们彻底疯了。那条2018年的微博下面,评论刷了好几万条:“姐!预言成功!”“谁还敢说她狂妄”“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我翻了翻她以前的采访,发现这人其实挺有意思的。

东北鹤岗出来的,那个因为房价几万块钱就能买套房而出名的小城。她爸生病那会儿,家里经济情况不太好,中戏毕业后做过礼仪小姐,也跑过龙套。那些年估计挺难熬的,但她硬是挺过来了。

《画皮》里演了个盲女,台词少得可怜,但据说演得特别认真。当时谁能想到这个小配角后来能拿威尼斯影后呢?

2016年《长江图》让她进了柏林电影节,但业内给她贴了个标签——“文艺片专业户”。在那个流量明星满天飞的年代,这标签基本等于“没商业价值”。

她似乎不太在意,继续接一些奇奇怪怪的戏。《绣春刀2》里的打女,为了这个角色每天练刀5小时。最后那场戏确实精彩,一刀下去,主演们的风头都被抢了。

真正的转折点是《日掛中天》。

拍摄那会儿,广东小镇,大冬天的。有一场雨戏,零下的温度,她在雨里淋了6个小时。导演后来回忆说,喊卡的时候她全身都在抖,但眼神里那种绝望和挣扎,让现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蔡尚君当时就觉得,这个奖她应该能拿到。

威尼斯的评委们显然也这么认为。

拿奖之后的变化来得挺快。9月10日,《VOGUE》十月刊单人封面,辛芷蕾。这让她成为内娱第一个同年包揽金九群封和银十单封的女演员。

以前她也有香奈儿大使、万宝龙代言这些头衔,但说实话,在时尚圈的排位一直不算太靠前。现在有了这个奖杯,感觉一切都不一样了。

《繁花》里的李李让更多人认识了她。旗袍、卷发、上海女人那股劲儿,演得特别到位。王家卫保留了她很多即兴表演,说“她让李李有了血肉”。

但我觉得最厉害的还是那台话剧《初步举证》。120分钟的独角戏,就她一个人撑全场。演的是性侵受害者,心理戏层次特别丰富。白玉兰戏剧奖拿下主角奖,这个含金量不低。

王家卫就是因为这台戏找到她的,说她“最好的时间刚开始”。现在看来,这话说得真准。

85花这一代,格局好像确实在变。别人忙着拍古偶争番位的时候,她选择了《长江图》《绣春刀》这些硬核作品。业内开始有声音说,她填补了“内娱青衣断层”。

编剧韩念锦有个评价我觉得特别准:她让卑微的角色迸发出不可摧毁的力量。

现在再看2018年那条微博,感觉完全不一样了。转发数蹭蹭往上涨,评论区从当年的嘲笑变成了现在的膜拜。“大胆做梦,万一实现了呢”这句话在抖音上火了,播放量过亿,好多女孩在下面写自己的梦想。

她还有几部戏没播:《女神蒙上眼》《金色》《刺杀小说家2》。制片人马双预测:“她将开启‘作品即咖位’新时代。”

这话听起来又像是某种预言。不过想想,谁能想到鹤岗出来的女孩会站上威尼斯领奖台呢?

7年前那条看起来挺中二的微博,现在回头看,其实挺朴素的一个愿望。就像她在颁奖台上说的,简单,但有力量。

万一实现了呢。

还真实现了。

来源:颜颜娱乐星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