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绝杀!中国文明早于西亚一万年,全球文明始于浙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9 06:31 2

摘要:在书中有一篇成文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它早期的发展》,李济先生在文中将小屯出土陶器的形制与近东和中东地区出土陶器进行对比,发现了商文化与近东中东地区其他文明存在接触的证据。

中国文明从哪里来?

中国文明从何时开始?

这样的问题,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曾经思考过。

在《中国文明的开始》一书中,考古学家李济先生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在书中有一篇成文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它早期的发展》,李济先生在文中将小屯出土陶器的形制与近东和中东地区出土陶器进行对比,发现了商文化与近东中东地区其他文明存在接触的证据

书中写道:

中国在纪元前2000年或更早时期和西方文明接触的最有趣的证据,是从陶器的形制上得到的。我想用以说明这一事实的例证是一件陶罐的盖子。这一件像花盆一样的盖子的中央有一根突起的阴茎状的柄。这样形状的盖子最初由马偕(McKay)氏所发现,经柴尔德(Gordon Childe)氏介绍而为世人所知,同样的盖子也在杰姆德纳刹(Jemdet Nasr)和莫汗久达鲁(Mohenjo-daro)地方发现过。将商代陶器和近东中东的形制加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甚为相像的例子,但我以为这一个是说明文化接触无可置疑的范例。在相隔这样遥远而且互异的世界的两端,能独自发明结构如此相似的器盖,是难以想像的。

如图所示,三个地方的陶罐盖子长得一模一样。从上到下三个盖子分别来自是:中国河南安阳小屯、印度河流域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西亚两河流域的杰姆得纳色(Jemdet Nasr):

诚如李济先生所说,“三个在相隔这样遥远而且互异的世界的两端,能独自发明结构如此相似的器盖,是难以想像的。”这确实是“一个是说明文化接触无可置疑的范例。”

那么,问题是,文化究竟是从哪里传播到了哪里呢?

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考古发现来看,李济先生很显然是认为这是商文化受到了西方的传播。

因为他所列举的三个陶器盖子中,商代安阳殷墟的盖子是时间最晚的,距今三千多年,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遗址次之,距今四千多年;年代最早的则是杰姆得那色遗址,距今五千多年。

看起来,似乎是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最早,印度河次之,中国的最晚。

这也符合上个世纪的很多学者的看法,认为西亚的文明是最早的。

但是,那是上个世纪的老观点了。

21世纪以来,中国各地的大量考古发现,已经足以把上面这个传播顺序全部推翻,完全翻过来。

先来说说西亚的杰姆得那色文化(Jemdet Nasr Culture),又称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或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是两河流域青铜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阶段,主要分布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以巴比伦城西北的杰姆得那色遗址为核心区域。

该文化约兴起于公元前3100年,取代了乌鲁克文化,至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早王朝建立时结束,对苏美尔文明的形成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德国考古队在此发掘出大量泥板文书、彩陶和建筑遗迹,揭示了该文化的独特面貌。

嗯,5100年前的遗址,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看起来很是牛逼了,因为5300年前的良渚文明,是在1959年才正式命名的。

当时谁会知道,长江流域居然会在5300年前就有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呢?

还有谁想到,1973年的时候,同样在浙江,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呢?

还有谁想到,1990年,同样在浙江,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

更有谁想到,2000年,同样在浙江,发现了距今一万年以上的上山文化?

更有谁能想到,2024年,抱雪斋全球独家首家提出,1.1万年以前的上山文化起源于1.2万年以前被淹没的东海大陆架,当时已经是虞朝末期,夏朝的早期?

夏朝,始于1.1万年以前的浙江上山文化,是全球所有文化的母文化。

1.1万年以前的夏朝,中国早就已经拥有了成熟的文字体系,成熟的农业,成熟的易学、医学、哲学、天文学……

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遥遥领先近东和中东地区整整一万年的陶器!

印度河流域的陶器,是从浙江沿着海路传过去的。

西亚两河流域的陶器,也是从浙江沿着海路传过去的。

最典型的陶器,就是浙江上山文化在一万年以前全球独家首创的酿酒器尖底瓶,这样的尖底瓶在五千年后才出现在西亚。

所谓的杰姆得那色文化(Jemdet Nasr Culture)和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的文化,全部无一例外都是浙江有虞氏人传播并创造的

包括文字和陶器。

这两个地方的陶器,连同陶器上刻的中国有虞氏文字,就是最确凿无疑的证明。

如下图所示:

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之文字考古学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来源:抱雪斋读易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