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西贝预制菜争议背后的行业真相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12:52 1

摘要: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吐槽西贝莜面村“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并呼吁国家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一场微博吐槽引发的餐饮界风波,揭示了消费者知情权与企业标准之间的认知鸿沟。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吐槽西贝莜面村“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并呼吁国家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次日强硬回应,否认使用预制菜,并宣布将起诉罗永浩

根据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预制菜需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且必须是预包装菜肴,而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净菜类食品均不属于预制菜。

消费者普遍将“预制菜”等同于“非现做”。罗永浩在直播中展示了两款西贝后厨使用的海鲈鱼,配料表中含有盐、生姜、酵母提取物等,保质期为18个月。他强调消费者期待的是新鲜现做的菜品,而非深度预加工的工业产品。

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媒体发布用餐体验,称5人消费830元,但菜品质量令人失望,有“隔夜重烤”的腥味。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次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手持罗永浩用餐菜单强势回应:“没有一道是预制菜”,并称将起诉罗永浩损害商誉。

罗永浩随后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并在直播中质疑:“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抵触预制菜的主要原因包括:担心食品安全和品质、口感和风味缺乏“锅气”、价格与价值不匹配,以及知情权缺失。

西贝宣布全国370家门店开放后厨参观,并上线“罗永浩菜单”,公开13道菜品的制作流程。然而,消费者更关心的是能否获得与高价匹配的用餐体验。

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罗永浩需要承担比普通人更高的注意义务。若西贝提起诉讼,需证明罗永浩的言论存在事实错误并导致商誉受损。

消费者对提供服务的商家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和批评权。企业应接受并容忍公众对其产品和服务的合理批评。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示要“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老乡鸡等品牌已率先公示菜品加工方式,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国家层面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据报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将有助于明确概念、规范行业、保障消费者权益。

西贝已开放全国后厨供顾客参观,贾国龙称要“彻彻底底向胖东来学习”。

罗永浩表示,“不是自己获得了支持,而是反对西贝的人太多”。

这场争议凸显了消费者对餐饮透明化的渴望,可能成为中国餐饮行业走向更加透明化的重要转折点。

来源:發發人间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