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龙派三代泐潭印干,生卒年不详,北宋禅僧,为临济宗黄龙派重要传人,师从黄龙派高僧东林常总禅师,系黄龙慧南法孙,与开先行瑛同为常总门下两大法嗣。主要弘法活动集中于江西泐潭寺及庐山东林寺,继承黄龙派"农禅并重"传统,推动禅法生活化。
黄龙派三代泐潭印干。
黄龙派三代泐潭印干,生卒年不详,北宋禅僧,为临济宗黄龙派重要传人,师从黄龙派高僧东林常总禅师,系黄龙慧南法孙,与开先行瑛同为常总门下两大法嗣。主要弘法活动集中于江西泐潭寺及庐山东林寺,继承黄龙派"农禅并重"传统,推动禅法生活化。
作为东林常总七百余弟子中的上首,以禅风朴直、注重实修着称,延续黄龙派"无心是道"宗旨,强调"行住坐卧皆禅机"。其法脉传承虽未见详细记载,但对宋代江西地区禅林发展及黄龙派思想传播有重要影响。
继承东林常总衣钵后,驻锡江西泐潭寺,位于现在的靖安县。以万法本闲,唯人自闹接引学人,倡导禅修与农耕结合,破除形式化修行。以"清波无透路"诠释云门公案,主张触事而真,体之即圣,注重在日常劳作中体悟心性。
延续了黄龙派"农神并重"理念,提出心无异缘,六根自静,将禅修融入劈柴、种田等日常劳作,影响后世丛林管理。以风吹月照,菱每如锥等自然意象喻禅,调和禅宗与儒家伦理,吸引士大夫参学。虽未形成独立法系,但其禅法通过东林常总一脉影响宋代禅林,间接推动黄龙派与杨岐派的交融。
他的事迹散见于《神林僧宝传》、《五灯会元》等禅宗典籍,部分公案成为后世参究黄龙派思想的经典案例。江西泐潭寺遗址存有宋代碑刻,记载其弘法事迹,寺周农禅景观体现"行住坐卧皆禅机"的实践传统。
来源:無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