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Y大妈,芳龄57,自诩喜欢旅游,其实只不过是换个地方散步而已,但我仍然每年两次省外散步,一去10天左右。
你一句世界那么大,景区都挤炸。
翻不了万卷书, 那我就去翻山越岭。
我,Y大妈,芳龄57,自诩喜欢旅游,其实只不过是换个地方散步而已,但我仍然每年两次省外散步,一去10天左右。
一、老公各种花式反对旅游
自从前年光荣退休,我就立下宏愿要走遍祖国大好河山。谁承想,家里蹲着个“反贼”我那口子K大爷,他固执地奉行“诗和远方虽珍贵,我却不负沙发与荧屏”,不光自己不去,每天宅家看电视、玩手机,每次我准备去旅游,他就从沙发上诈尸而起,对着我一顿输出:
“故宫不就是些破砖烂瓦?黄山不就是大号土堆加几块石头?”K老头叼着茶缸子,盘着文玩核桃,葛优躺式在沙发上,慵懒得像堆烂泥。
“电视里天天放广告,你还真是广告受众,还非得屁颠儿屁颠儿跑去看实物?”
我捧着刚从拼夕夕抢来的绣花丝巾,气沉丹田:“您当是看《动物世界》呢?您隔着屏幕能闻着云南鲜花饼的香味?还是能摸着桂林山水的水汽?”
旅途中
“隔壁楼刘大姐,去年报了个新马泰七日游。”K老头突然压低嗓门,仿佛在播报《今日说法》:“在芭提雅让人把金镯子都顺走了!”
我熟练地掏出手机相册:“看看人家刘姐朋友圈,站在大象背上的照片多气派!再说了”,我战术性停顿三秒“她丢的是镯子,您天天坐沙发把遥控器都盘包浆了,您说哪个更危险?今年血压又升高了吧?”
K大爷毫无收敛之意,在手机上一顿蜻蜓点水,给我看驴友掉下悬崖或被困荒山野岭生死不明的报道。
旅途中
我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对着他吼:“就算我摔死,我也愿意,下一世与山水相伴,何其有幸!”
最后一招,K大爷的杀手锏,指着我买的一些银杯玉器,一个个报价:“这个银杯只值20元”、“那个手串最多15元”……让我回忆多少钱买的,并总结性发言:“旅游就是骗你这种人的”,敢情最终目的是怕我花钱啊,我恨不得一招拍他到墙上:“花你钱了?!”他一下偃旗息鼓,嚅嗫:“哪有?怕你受骗上当。”
Y大妈旅游“战绩”
二、经过这两年拉锯战,我总结出最有效的3招制服这“反对派”:
1、所有旅游,我都跟K老头说回老家探望老父母。我老父母分别90岁和82岁,虽然年龄大,但是不需要我们照顾他们,身体好的很。老两口还种了很多菜。
我和我妈结成战略性联盟,我要去旅游之前,我妈就找个理由在家族群里艾特我回老家。
老妈的“战略”
2、朋友圈必须精准屏蔽家属,其实我恨不得把K老头拉黑:
a、从不点赞我的朋友圈,但经常在我耳边恶意评价,什么“炫耀什么就缺乏什么”、晒孙女是“想招来人口贩子”等等;
b、打他电话十有八九不接,为这事我骂过他很多次,但依然如故;
c、根据朋友圈掌握我行踪,限制我出行。
家乡风景
3、返程伴手礼必须实现“本土化改造”——比如把西湖龙井说成早市称的散装茶叶,把海南椰子糖伪装成超市特价商品,还有的干脆说成网上买的。
对于旅游,本大妈本着“有困难要去,没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去”。
但尽管我各种防备,也还是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去年下半年,我在香格里拉跳舞的视频不慎外流。当晚就收到K老头的视频通话轰炸:“YY同志!你那个丝巾飘得跟降落伞似的,是要给外星人发信号?”
旅途中
三、老顽固在悄咪咪地改变
我发现个有趣现象:每当我在家庭群发九寨沟的翡翠海、张家界的玻璃栈道,那个“反旅游联盟总指挥”K老头总会暗戳戳保存照片当手机壁纸。上周更抓包他偷偷百度“老年人高原反应注意事项”,电脑搜索记录里还躺着“西藏自由行攻略”。
去年秋天的一个清晨,我正收拾行李准备北疆行,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咳嗽声。回头看见老王头抱着保温杯,战术性清嗓:“那什么……听说喀纳斯的秋天挺适合摄影?我的摄影技术无用武之地。”他别别扭扭掏出手机扬一扬。买噶的,他那摄影技术!每次把我拍成嫫母。
Y大妈老两口
坐在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上,我瞄着邻座正襟危坐的K老头,他正在给自拍杆上写上“夕阳红旅行团”。空姐送来饮料时,我分明听见他小声嘀咕:“麻烦给我的枸杞茶续个杯,要留着体力……给老太婆背水桶包呢。”
你看,有些老同志嘴上说着不要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地加入了大妈大爷的旅游阵营。
旅途中风景
这大概就是中年夫妻的浪漫——你用退休金丈量世界,我用唠叨编织牵挂,最后在某个不知名的山头上,他一边骂你乱花钱+你往东他要往西的犟脾气,一边帮你系紧被风吹歪的遮阳帽+提着水壶提醒你多喝水。
朋友们,你们能和配偶出去旅游吗?
来源:南山浅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