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技”或将助力丘区水稻“更上一层楼”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00:42 1

摘要:最美人间四月天,当前正值蜀乡水稻育秧与春耕春种的关键节点。4月8日,岳池县五谷丰登家庭农场,一条全新的全自动流水线正以每小时1100盘的速度高效运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秧盘。负责人张伟带着工人们有序地在机器上放置育秧盘、育秧基质、水稻种子。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最美人间四月天,当前正值蜀乡水稻育秧与春耕春种的关键节点。4月8日,岳池县五谷丰登家庭农场,一条全新的全自动流水线正以每小时1100盘的速度高效运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秧盘。负责人张伟带着工人们有序地在机器上放置育秧盘、育秧基质、水稻种子。

机器自动完成摆盘、填土、洒水、播种、覆土等一系列工序,制作出一个个规格统一的标准化秧块,为后续的插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而同一时间数十公里外,广安区霖聚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邻水县裕东糯谷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均是相似光景。

“自建‘育秧工厂’不仅提高了自身水稻育秧、栽种效率,还可为周边种植户提供订单式水稻秧苗。”张伟告诉记者,这离不开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水稻产业技术服务20团专家带来的技术指导。

记者从攀谈中得知,张伟和其他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一直有个心结——他们作为当地排得上号的种粮大户,多年来水稻亩产始终没有“爬”上过800公斤的台阶。这种现象在我省丘陵农区较为普遍。在其他耕种条件短板较为明显的情况下,农艺将是提升产量的重要突破口。

该团首席专家、西昌学院副院长任万军教授介绍,为了助力突破高产瓶颈,2021年起,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水稻产业技术服务20团开始为广安多地提供技术指导,带去了齐苗壮根育秧、减穴稳苗机插、肥水一体化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低损机械收获及水稻高产高效管理等操作要点“组合技”。

“面前这片稻田,去年采用了减穴稳苗机插。该方法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栽插质量,在保证栽插密度和基本苗的基础上,增强了水稻群体抗倒能力,亩产量突破了800公斤……”近日在广安举办的农技培训会上,任万军再次耐心地向参会人员展开详解。

“一年之计在于春。高产要从育秧环节打基础。”团队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雷小龙透露,广安今年育秧前期温度偏低、气候变化频繁,农户所育秧苗株高、叶龄偏低,且立枯病易发频发。

事关第一主粮水稻的生产,团队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指导育秧环节种子和基质(营养土)全面消毒、暗化催芽完成后的立枯病防治。

针对上千亩规模的育秧作业,专家建议安排专人负责,实施标准化管理;对于不同介质的育秧方式,他们提出根据田间实际情况,精准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确保实现高质量育秧。

“低碳绿色育秧技术加持下,广安区今年的育秧效果非常理想。”在广安区恒升镇谭龙村低碳绿色育秧中心,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雍文超告诉记者,一方面,今年机插秧规模快速增加;另一方面,通过育秧技术指导和落实,今年育秧质量显著提升,抗风险能力也大幅增强,为“百县千片、单产提升”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