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冢与孔子的缘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5 11:08 4

摘要:麒麟冢的地理位置十分奇特,紧挨麒麟冢的左边,有一小山头,像腾空昂首的龙头,古人称为青龙,现名为湖泊圪塔。紧挨冢的右边,是胡家圪塔,形如猛虎,昂首高啸,古人称这个小山头为白虎。冢的后边山岭,宛如行空的青龙转弯时的形状,把冢用起伏的身子半围起来,硬生生把西游记中的

文/冯静波

一 麒麟冢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麒麟冢是孔子让弟子为死去的麒麟筑造的一座坟墓。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石门村的上桥小自然村,沟南的小山丘上。古人称这个小山丘为麒麟圪塔。

麒麟冢的地理位置十分奇特,紧挨麒麟冢的左边,有一小山头,像腾空昂首的龙头,古人称为青龙,现名为湖泊圪塔。紧挨冢的右边,是胡家圪塔,形如猛虎,昂首高啸,古人称这个小山头为白虎。冢的后边山岭,宛如行空的青龙转弯时的形状,把冢用起伏的身子半围起来,硬生生把西游记中的高老庄圈在岭南。

此冢,左有青龙护卫,右有白虎把守,后有龙身围护,地形真乃龙盘虎踞,藏风聚气,既奇特,又灵秀。

站在麒麟冢前,望北观望,从西边的二郎山(熊耳山)到宜阳县李贺故里的山乡古镇岭上的光武庙以东地区,尽收眼底。这里能清楚地看到繁华的洛宁县城到宜阳县李贺故里的三乡古镇全景。尤其是银光闪闪的洛水,像一条白玉带,由西向东飘落在这道丰饶的绿川正中,把绿川分为南北两片。洛水南岸苏羊古寨,平泉村孔子的晒书台,落书院清析可见。此冢实为一块灵秀宝地矣!

二 孔子与麒麟缘源

相传孔子出生时,曾有麒麟现身孔阙里,并吐出玉书,预言将成为“素王”(无冕之王)。这一传说,被后人演说为“麒麟送子”,也就是说孔子是麒麟送来。因麒麟是“仁兽”,是吉祥之物,麒麟的出现,预示祥瑞,象征太平盛世。也预示孔子的诞生会为人类带来福祉。自此孔子与麒麟就结下了缘源。

此地民间传说,没有麒麟踏祥瑞而至孔府,就不会有孔子的诞生。他们认为孔子是天上麒麟星下凡,到人间传礼、义、仁、德、善的。从此地民间传说中,孔子也自认为自己是麒麟星座,(传说过去的帝王将相,天上都有代表自己的星座。)这传说虽有点牵强,但这也是古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无人去追究、辩驳。(世上有些东西,现在科学也是解释不清的。)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天人辨证统一,既承认“天命”的客观性,又强调人能弘道的主体能动性,形成“天人感应”、到“天人合一”的独特逻辑。麒麟之死,孔子悲泣,感应到“吾道穷矣!”(我的主张走到头了。)麒麟死后不久,孔子也离开人世。可见麒麟的存亡与孔子的生死有所关联。

三 孔子与麒麟冢

关于孔子与麒麟冢的传说不一,由于历史久远,哪种传说为真,没临其境,难以判定,只有把传说故事简述给大家定论。

传说一

春秋末年,孔子刚从周都问礼归来,顺道到洛宁看罢洛书,向东返回时,到平泉村时,不凑巧,天忽然下起大雨。由于雨来得太猛,一时找不到避雨的地方。见不远处有棵枝叶茂密的老槐树,只好让随从把牛车赶到老槐树下避雨。可雨下的太大,水顺着车篷的缝隙往里渗。雨水渗湿了车上的一些书简,这些书简是孔子毕生钻研的心血,怎舍得损坏呢?阵雨过后,天气放晴。为是书简不被潮湿坏,孔子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一高平台,就把书展到台上晒。

中午时分,一村民从石门的上桥村回来,见这里有几个人乘凉,就说起了上桥村发生的奇事。他说“今上午一农夫在犁地时,黄母牛生下个怪物,身似小鹿,头生独角,驴蹄牛尾,遍体鳞甲,实在古怪。”

孔子听到这里,猛的站起,大声喊道“那是麒麟!”“牛生麒麟,乃天降祥瑞,兆示天下将宁,百姓将安啊!”他急忙问明地址与路线,带上众弟子,火速赶往石门的上桥小村。可惜晚到一步,麒麟已被农夫打死。孔子见状,不由悲痛欲绝,如坠冰窟。问其原由,农夫说“我上午正犁地时,这头黄牛生了这个怪娃,不知是什么东西?浑身湿冷,我心疼它,就回家取干草,想为它烤干身子。就一会功夫,返回来时,竟见这小怪物低头啃着犁铧吃。我一看犁面已被它吃没了,犁铧吃得只剩下这一点了。我心中既恼怒,又害怕。恼怒的是犁铧犁面都没了,这叫我怎么犁地呢?害怕的是这么硬的生铁它都吃,会不会伤害人畜呢?一气之下,抄起镢头,便将它打死了。”孔子听罢,看着犁沟中死去的小麒麟,心中万分悲痛,一屁股瘫坐在小麒麟跟前,仰天长叹“造孽啊!天赐祥瑞,竟遭此劫!”“孰为来哉!”(为何而来。)并哀叹“吾道穷矣!”(我的主张走到头了。)顿时泪如雨倾。随后孔子就命随从弟子及村民将麒麟埋葬在耕地上面的小山丘上。从此孔子葬麒麟的传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的传下来。

传说二

相传、孔子是个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推算预测样样精通的人。晚年间,一天正在书房著书《春秋》,当他想到当时的社会现状时,不由心生担忧,心情顿觉烦燥,想到室外调整一下心情,稳定一下情绪。谁知到外后,烦燥更甚。他预测到要有什么事情发生,就掐指推算,方知西南方向有麒麟将要降世,心中甚喜。他顾不得多想,立即叫弟子们备车,让书童带好笔墨纸砚及没写完的《春秋》稿件,火速出发,往西南寻访麒麟。他们不辞辛劳,日夜兼程。这日上午,来到平泉地段,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说也奇怪,这雨只沿洛河,顺川由西向东而下。平泉村正好在洛河边上,被雨笼罩。七峪、石门两村,虽与该村紧连,却一点雨也没下。这好象老天爷故意为难孔子似的。孔子无奈,只好命弟子们到一棵茂密的老槐树下避雨。突然一声炸雷响起,一个形似火球的东西,从天而降,落在平泉南边的上桥村的山丘上。孔子在树下看到后,惊喜道:“麒麟降世,福矣!”随即冒雨敲开一家农户的门,向农夫询问落火球的山坡的地名与路线。农夫顺孔子所指的方向,一一告知。

阵雨刚停,孔子就命弟子火速驱车前往。路上弟子问孔子“为何这么着急?”孔子道“那里有麒麟已降世,麒麟会给我们带来祥瑞和福祉的,我们要把麒麟收回,好好保护。麒麟在,吾道兴,吾命长矣!”说罢催车夫加鞭急行。可惜迟到一步,可怜的麒麟已被农夫打死。小小的身躯蜷缩在犁沟中,静静的躺着,双眼发着金光,瞪的溜圆。看来死的冤屈,死不暝目啊!孔子见状,仰天痛泣道“麟出而死,吾道穷矣!”随即瘫软在麒麟身旁,捶胸泣道“造孽啊!天赐祥瑞,竟遭此劫。”“孰为来哉!”(为何而来?)书童气愤的质问农夫“你为何将麒麟打死?”农夫道“我今上午在此犁地,这头黄牛生了这个四不像的圣物,全身湿漉漉的,躺在这里发抖,挺可怜的。我就回家想拿干草为它烘干身子,谁知就这一会功夫,它竟站起来,把耕犁的面全吃了,犁铧吃的只剩下这一点了。这么硬的生铁啊!它都能吃动,这不成了怪物吗?以后它若伤人怎么办?所以我一怒之下,把它打死了。”

书童道“你可知道它是宝物啊!它吃生铁能屙金尿银!它是祥瑞之物,只会给人带来福祉,不会伤人的。你可把我的先生害苦了啊!我们千里迢迢寻到这里,就是怕你们伤害它。可结果还是晚来一步啊!”说罢忙往麒麟瞧去,只见麒麟的肛门上,露出一点黄东西。大伙用小木棍掏出,经验证,确是纯金。众人面面相观,不知说什么是好。

这时孔子也缓过神来,情绪略有稳定,不由吟道“麟兮,麟兮!我心忧。……”然后缓缓站起,环视四周,沉思一会后,让弟子搀扶他,上到耕地上方接近小山顶的一小块平地处,说道“你们将麒麟埋在这里吧。”然后他在小平地上画了一个直经约五米的大圆圈,让弟子把麒麟葬于圈的正中,边沿用木板当挡板,用石夯把边沿的土夯实,筑成高七尺的圆锥形墓堆。弟子和村民们那敢怠慢,就按孔子的吩咐,将麒麟葬于山坡之上。从此这个小山头就叫《麒麟圪塔》。孔子也因此患疾,在平泉养病数日。养病间,孔子每日都让弟子把自己扶到晒书台上,仰望石门上桥村的麒麟圪塔,心中不知喃喃自语着什么。数日后,孔子的病情加重,回家后,不久离世。

两种传说不一,但最后的落脚点相同,都验证了这个麒麟冢,是孔子让弟子与村民所筑。

后来大将军张良,在平泉孔子养病的地方,建了一座孔庙,庙门面向南方,孔子的像为坐像,头向上仰,目光正对麒麟冢方向。庙中还停放着他坐过的牛拉轿车。

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思想,礼、义、德、仁、善,一直感化着这片土地的子子孙孙,启迪他们怎样做人、做事。孔子虽然离世二千多年,但麒麟冢依然在宜阳县张坞镇石门的上桥自然村的山圪塔上,佑护着这方子民平安幸福。

麒麟冢啊!愿你为这里的人民,乃至全国的人民带来更大的福份吧!

作者简介:

冯静波 河南省宜阳县张坞镇七峪村人,生于1953年。一名乐观向上的乡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退休学创作,发出光和热。

来源:一轮明月皎洁如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