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一款高颜值的蛋糕往往能迅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慕叁山” 蛋糕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凭借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设计,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收获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一跃成为近期备受追捧的 “网红蛋糕”。其精致的形态,搭配不锈钢刀叉以及独特
“高颜值” 蛋糕走红,宣传引关注
在这个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一款高颜值的蛋糕往往能迅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慕叁山” 蛋糕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凭借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设计,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收获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一跃成为近期备受追捧的 “网红蛋糕”。其精致的形态,搭配不锈钢刀叉以及独特的双开门黑色礼盒设计,让不少人心动,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仿佛拥有这样一款蛋糕,就能让自己的生活也增添几分仪式感和浪漫色彩。
“预订后现做”“好吃而不腻”,这些宣传语如同一个个诱人的钩子,精准地勾住了消费者的心。当人们在平台上刷到那些梦幻般的蛋糕图片和视频,再看到 “现做” 的承诺,谁能不心动呢?毕竟,大家都希望在特殊的日子里,能收到一份新鲜、美味又独特的蛋糕,为生活增添一份甜蜜。于是,怀着对美味和新鲜的期待,许多消费者纷纷下单,满心欢喜地等待着这份甜蜜的到来。#慕叁山主播反讽消费者#
消费者质疑,现做真相待查
然而,当消费者满心欢喜地收到期待已久的 “慕叁山” 蛋糕时,一些问题却逐渐浮出水面 。不少消费者在品尝后发现,蛋糕的口感与宣传中的 “新鲜现做” 相差甚远。有消费者反映,蛋糕的奶油不够细腻顺滑,水果夹心也缺乏应有的新鲜度,吃起来更像是冷冻后解冻的状态。“这蛋糕的口感太奇怪了,奶油硬邦邦的,水果也不新鲜,完全不像刚做出来的,这和宣传里说的‘现做’完全不一样。” 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道。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多,一些细心的消费者开始深入探究。这一查,竟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真相:这些所谓的 “现做” 蛋糕,实际上是预包装食品。原来,这些蛋糕出厂后被发往各地门店,储存在冰柜中。一旦有消费者下单,工作人员就会迅速行动,将蛋糕从冰柜中取出,拆除原包装,换上 “慕叁山” 的黑色包装盒,再配上各种精美的配件,就摇身一变成了 “现做” 蛋糕被送到消费者手中 。而在这个过程中,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关键信息标签也被一并拆除,消费者在收到蛋糕时,对这些重要信息一无所知 。
消费者孔先生便是其中一位发现真相的人。他在直播间被 “慕叁山” 蛋糕的精美造型吸引,下单购买后却大失所望。“我收到蛋糕后,吃起来味道远不如预期。后来我好奇去了解,才发现它是预包装食品,从冰柜里拿出来就直接卖给我们,还把原包装和标签都拆了,这不是欺骗我们消费者吗?” 孔先生气愤地说道。 这种将预包装冷冻蛋糕伪装成现做蛋糕的行为,无疑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消费者花费高价,本是为了购买新鲜现做的蛋糕,享受那份专属的甜蜜和新鲜,却没想到被商家的虚假宣传所欺骗。
记者走访,门店情况曝光
带着消费者的质疑和种种疑问,记者展开了深入的走访调查 。当记者来到 “慕叁山” 的一家门店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这家门店位置隐蔽,店内装饰十分简陋,仅摆放着 3 个大型冰柜,几乎占据了店内的大部分空间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制作蛋糕的设备和工具,完全不具备现场制作蛋糕的条件 。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下单购买了一款蛋糕,在等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将记者带入了所谓的 “后厨”。这里同样堆满了冰柜,冰柜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款式的蛋糕,它们都被密封在原包装中,包装上清晰地标注着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工作人员直言:“这些蛋糕都是从代工厂进货的冷冻蛋糕,需要解冻 1 到 2 个小时才可以吃。有顾客下单的话,我们就从冰柜里拿出来,拆掉原包装,换上‘慕叁山’的包装盒,再配上配件就可以交给骑手送货了 。”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工作人员口中所称的 “提前一天制作好送过来的” 蛋糕,其生产日期实际为 2024 年 12 月 18 日,这与消费者下单的时间相差甚远 。当记者询问工作人员为何蛋糕的生产日期如此久远时,工作人员却含糊其辞,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直播追问,主播不当回应
在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之际,“慕叁山” 官方认证账号仍在直播间里热火朝天地卖着蛋糕券 ,似乎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担忧全然不顾 。然而,消费者们并没有选择沉默,他们纷纷涌入直播间,在弹幕中询问蛋糕的真实情况,试图从主播那里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蛋糕到底是不是现做的?为什么有人说收到的是冷冻蛋糕?”“生产日期能不能明确说一下?这关系到食品安全啊!” 一条条弹幕不断滚动,表达着消费者的关切和不满 。面对消费者的追问,主播不仅没有正面回应,反而采取了不当的态度 。主播反讽道:“都是有组织来的,对家请过来的,来赚米的 。” 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无疑是在给消费者泼脏水,试图将消费者的合理质疑歪曲成恶意攻击 ,这让消费者们感到更加愤怒和失望 。“我只是想知道蛋糕的真实情况,怎么就成了有组织的攻击了?这主播也太不负责任了!” 一位消费者在直播间留言表示不满 。
而当蓝鲸记者在直播间询问蛋糕的具体生产日期时,主播更是直接选择了无视,对记者的问题置若罔闻 。随后,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主播甚至直接将记者账号禁言拉黑,试图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堵住质疑的声音 。这种回避问题、拒绝沟通的行为,无疑进一步激化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矛盾 ,也让 “慕叁山” 的品牌形象受到了更大的损害 。
法律解读,商家涉嫌违规
“慕叁山” 的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商业道德,更涉嫌违反多项法律法规 。四川善嘉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河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指的是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而 “慕叁山” 将预包装食品拆零销售,且未在新包装上注明食品原标识,这种行为很可能无法满足相关的标签要求,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 。从法律角度来看,食品包装的工序属于食品生产行为的最后一道工序,其本身属于食品生产行为的范畴 。“慕叁山” 无生产许可自行拆除包装后重新封装为预包装食品的行为,显然属于违法行为 。此外,该品牌在销售过程中隐瞒蛋糕真实来源,将冷冻蛋糕宣称为提前一晚制作的蛋糕,这种虚假宣传的行为,也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慕叁山” 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法律的漠视和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不负责任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有权了解食品的真实情况,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 。而 “慕叁山” 拆除原包装标签的行为,使得消费者无法获取这些关键信息,无法做出正确的消费决策 ,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严重侵犯 。
呼吁监管,保障消费权益
“慕叁山” 蛋糕事件绝非个例,它反映出网红食品行业中存在的诸多乱象 。近年来,随着网红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红食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食品安全隐患和虚假宣传问题 。从茶百道使用过期原材料,到某些网红自热火锅发热包爆炸,再到热门品牌螺蛳粉中吃出烟头 ,这些事件都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网红食品行业监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为了避免类似 “慕叁山” 事件的再次发生,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网红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 。要建立健全相关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诚信追溯机制,对严重失信者予以公开曝光 ,让那些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商家无处遁形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商家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的红线 。例如,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监管经验,对违规商家实行高额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严厉处罚措施 ,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 。
消费者自身也需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购买食品时,不要仅仅被华丽的包装和诱人的宣传所迷惑,要学会理性消费,仔细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有质量保障的产品 。如果发现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违规操作等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己辨别食品质量的能力 ,避免购买到不安全的食品 。网红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商家的自律和诚信经营 。商家应该认识到,只有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实现长期的发展 。网红食品商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摒弃短期利益至上的思维,注重品牌建设和口碑积累 ,通过诚信经营和优质服务,打造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
“慕叁山” 蛋糕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让那些违规商家受到应有的惩罚 ;也希望消费者能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理性消费 ;更希望网红食品商家能够诚信经营,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 ,让消费者能够真正享受到美味又放心的食品 。来源:少荣科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