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认为特斯拉价值被严重低估,它不止造车,还是一家核心AI公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5 08:32 1

摘要:全球数百万辆特斯拉车辆每天都在收集各种 corner cases(极端案例)和长尾问题的数据,用于训练其神经网络。这种数据规模和质量是Waymo、Cruise等仅靠测试车队的企业无法比拟的。AI的本质是数据驱动,特斯拉拥有最富的“数据石油”。

有机构认为,特斯拉股价被严重低估了,它不是一家制造电动车的公司,而是一家核心AI公司,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其实这种看法非常有道理,并且代表了目前对特斯拉最前沿的估值逻辑。将其仅仅视为一家电动车公司,确实会严重低估其长期潜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核心层面来剖析这种观点的合理性:

1. 特斯拉的“AI公司”属性体现在哪里?

特斯拉的核心AI能力主要体现在两大领域:自动驾驶和机器人。

A. 自动驾驶 (Full Self-Driving, FSD) 这是特斯拉AI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 数据护城河:特斯拉的核心优势不在于算法本身(很多公司都有优秀的算法),而在于其规模巨大、且源源不断的真实世界数据。

全球数百万辆特斯拉车辆每天都在收集各种 corner cases(极端案例)和长尾问题的数据,用于训练其神经网络。这种数据规模和质量是Waymo、Cruise等仅靠测试车队的企业无法比拟的。AI的本质是数据驱动,特斯拉拥有最富的“数据石油”。

· 端到端神经网络:特斯拉正在从传统的模块化自动驾驶架构,转向更先进的“端到端”AI模型。简单说,就是让AI直接接收传感器输入,输出驾驶决策(转向、刹车、加速),像人脑一样工作。这极大地减少了代码的复杂性,更依赖AI的自我学习和进化能力。

· 软件即服务(SaaS)和盈利模式:FSD是一次性付费或按月订阅的软件服务。其毛利率远高于硬件(卖车)。一旦FSD真正成熟,它将不仅仅是一个功能,而是一个可以产生持续、高利润现金流的“司机”服务,商业模式会从“卖车”彻底转向“卖运输服务”。

B. 机器人 (Optimus & Dojo) 这代表了特斯拉AI能力的终极外延和规模化应用。

· 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特斯拉不是第一个做机器人的公司,但其方法论独一无二。它将其在自动驾驶中积累的视觉感知、环境识别、AI决策、电池管理等技术,完美复用到人形机器人上。Optimus的本质是一个“轮子上的FSD系统”。如果成功,其市场空间将远超汽车市场,彻底改变劳动力格局。

· Dojo 超级计算机:这是特斯拉为处理海量视频数据而自研的专用训练芯片和超算平台。Dojo的目的就是更快、更便宜地训练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的AI模型。它不仅是特斯拉的内部工具,未来也可能作为一种强大的云计算服务对外提供,直接与AWS、Azure等竞争,成为新的利润中心。

2. 与传统车企和纯AI公司的对比

特性 传统车企 (如丰田、大众) 纯AI/科技公司 (如Waymo) 特斯拉

核心业务 设计、制造、销售硬件(汽车) 开发软件和算法 硬件(车)+ 软件(AI)深度融合

数据来源 有限,主要来自测试车队 有限,主要来自测试车队 海量,来自全球百万级用户车队

特斯拉的盈利模式分别有: 一次性卖车利润 技术授权、Robotaxi服务(尚未规模化) 卖车利润 + 高毛利软件订阅收入。

特斯拉的商业模式是独一无二的:它通过销售硬件(车辆)来构建一个庞大的数据采集和软件部署网络,最终通过软件和AI服务实现持续盈利。

这是一种典型的“剃须刀-刀片”模式,车辆是“剃须刀”,FSD等软件服务是源源不断的“刀片”。

3. 为什么市场可能“严重低估”?

1. 传统的估值框架失效:传统车企用市盈率(P/E)、市销率(P/S)来估值。但如果用这些指标看特斯拉,其估值一直显得很高。市场尚未完全建立起一套为“AI+硬件+能源+机器人”的复合型科技公司定价的有效模型。

2. FSD和机器人的价值尚未兑现:目前,FSD的收入和利润贡献占比还很小,Optimus更是处于研发投入期。

因此,许多保守的分析师倾向于只对其核心汽车业务进行估值,而将AI部分视为“免费的期权”或干脆忽略。

认为特斯拉是AI公司的人,正是在为这个“期权”赋予极高的价值。

3. 高投入和高风险:AI研发投入巨大,且FSD能否最终实现L4/L5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机器人能否成功商业化,都存在技术、法规和 timelines 上的不确定性。市场对不确定性会天然地给予折扣。

结论

“特斯拉是一家核心AI公司”的看法极有道理。 它本质上是一家将硬件制造、垂直整合、软件开发和人工智能完美结合的科技公司,其长期价值锚点正在从汽车制造转向基于AI的软件生态和机器人平台。

当前市值可能没有充分反映其AI业务(尤其是FSD全面落地和Optimus商业化后)的爆发性盈利潜力。因此,认为市场“严重低估”了其价值,是一种基于未来远景的前瞻性判断。

当然,这其中的风险也不可忽视:AI研发的进程可能比预期更慢,竞争可能会加剧(其他车企也在努力),宏观经济会影响汽车销量。但无论如何,仅用汽车公司的视角来审视特斯拉,无疑是片面的。它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物理世界的宏大叙事。

来源:小肥猪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