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乾隆这部魏氏族谱把家族世系刻成“牌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09:30 2

摘要:在浩瀚繁杂的古籍文献世界里,家谱犹如一颗璀璨星辰,凭借其别具一格的体例以及所承载的厚重家族记忆,格外引人关注。思绥草堂珍藏着一部乾隆三十五年刻本的江西吉安《唐朝湖魏氏重修族谱》,它以与众不同的世系记录方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部族谱将家族世系以“牌位”(

在浩瀚繁杂的古籍文献世界里,家谱犹如一颗璀璨星辰,凭借其别具一格的体例以及所承载的厚重家族记忆,格外引人关注。思绥草堂珍藏着一部乾隆三十五年刻本的江西吉安《唐朝湖魏氏重修族谱》,它以与众不同的世系记录方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部族谱将家族世系以“牌位”(也叫“木主”)的形式呈现在纸张之上,庄严肃穆,形制独特,堪称民间谱牒领域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

这部魏氏族谱开本宽大,印刷精良。即便历经两百多年的岁月洗礼,依然能从中窥见当初制作时的精良考究。它最引人瞩目的亮点,在于世系部分完全摒弃了传统苏式谱法那种行列排列或者表格填充的形式,转而模仿实物牌位的样式进行刊刻。每一个祖先的记录,都以独立的“牌位”形态展现,被框在界栏之中,神位庄重,恰似将宗祠里供奉的实物牌位搬到了书页之上。

具体来讲,谱中第一世祖朝信及其儿子彦纲共用一整页,此后历代子孙都按照三人一页的规格进行排列。每一块“牌位”之上,自上而下、从右至左严谨地镌刻着先祖生平的简要信息:第几世、父亲的名讳、自己的名号、生卒年月日时、配偶的姓氏以及生卒葬地、子嗣的人数和名字、女儿的婚配情况等,信息虽简洁却要素完备。这种形式,既是对祭祖仪典中实物牌位的文本化再现,也是对家族血脉传承的仪式化呈现。

将世系转化为牌位格式,并非仅仅是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它强化了谱牒“敬宗收族”的功能。翻开谱册,就如同置身于祠堂之中,每一块文字牌位都像是一次慎终追远的仪式召唤,让族人内心生出肃穆之感,涌起追念之情。另一方面,这一做法也充分体现了修谱者对“谱牒似祠”这一观念的极致践行,将文本直接转化为礼仪器物,实现了“以谱代祠”的象征意义。即便子孙迁徙到四面八方,只要手握一谱,就如同面对祖先神位,不忘根本。

此外,这种特殊形态也反映出清代乾隆时期江西吉安地区宗族文化的成熟与高度仪式化特征。只有在一个极度重视宗法、强调礼制,并且具备相当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的家族,才有可能以如此考究且富有象征意义的方式编纂一部族谱。它不仅仅是对血缘的记录,更是一件礼制文化的精美展示品,是家族身份的有力宣言。

纵观这部族谱,其开本之大、有众多进士作序、镌刻之精细,远非普通族谱所能比拟。而世系录采用牌位式的独特设计,更是锦上添花,使其在同时代的谱牒中脱颖而出。它让我们看到,在乾隆时代的江西,一个重视礼法、文化底蕴深厚的家族,是怎样用这样一种庄重而优美的方式,将自己的家族渊源、身份归属,认真且郑重地写进了历史长河之中。

来源:闽台纵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