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八十余载岁月流转,这面红旗愈发鲜艳,它承载着先烈们的热血与牺牲,更凝聚着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八十余载岁月流转,这面红旗愈发鲜艳,它承载着先烈们的热血与牺牲,更凝聚着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
对马继志而言,祖父杨靖宇留下的最珍贵“遗物”,是1958年母亲从公祭安葬大会带回的一块桦树皮,是东北抗联老战士送的。小时候,母亲常用这块桦树皮教育他,抗联将士们吃的是草和树皮,抵抗日本侵略。“爷爷不仅留下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也为马家人树立了‘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的九字家风。”马继志说。这块桦树皮在马家代代相传,时刻提醒马家后人,杨靖宇的名字不仅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让马继志倍感温暖的是,吉林人民、东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从未忘记杨靖宇将军。他还记得有一年清明节,他在杨靖宇烈士陵园看到一对母子,他们手捧鲜花为将军扫墓,内心非常感动。退休后,他迁居吉林,只因这里是祖父的安葬之地,是他心中的“家”。每年将军牺牲纪念日,他都会前往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和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祭拜,只为离爷爷更近,更深入地了解其事迹,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如今,杨靖宇支队的旗帜回到将军曾战斗过的土地,马继志坚信,这面旗帜将成为人们工作与事业中的精神源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作为革命先烈后人,他将继续以“严于律己、坚守本色”要求自己,用抗联精神激励更多中华儿女。讲好抗联故事,讲好吉林故事,让两千多万吉林儿女从中汲取奋斗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
摄影/制作 孙上修
初审: 邱珮峰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朱宝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