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日的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客厅,35岁的林芳却蜷缩在沙发上,裹着厚厚的毛毯,眼神疲惫。她是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平时风风火火,工作家庭两不误。可自从一个月前“阳过”后,她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整天觉得乏力、嗜睡,爬两层楼梯就气喘吁吁,连给孩子做饭的力气都没有。
冬日的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客厅,35岁的林芳却蜷缩在沙发上,裹着厚厚的毛毯,眼神疲惫。她是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平时风风火火,工作家庭两不误。可自从一个月前“阳过”后,她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整天觉得乏力、嗜睡,爬两层楼梯就气喘吁吁,连给孩子做饭的力气都没有。
“妈,你怎么老是躺着呀?”8岁的儿子小杰跑过来,拽着她的袖子。林芳勉强挤出笑容:“没事,妈妈只是有点累,休息休息就好了。”可她心里却犯嘀咕:新冠都过去一个月了,身体怎么还是这么虚?她试过喝鸡汤、吃补品,可效果不明显。丈夫阿明也急了:“要不去医院看看?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林芳翻出手机,刷到社区群里有人讨论“阳后综合征”,说“阳过”后很多人乏力、脑雾、心慌,甚至持续好几个月。她越看越慌,赶紧联系了在医院工作的闺蜜小丽,小丽是内科医生,经验丰富。小丽安慰她:“别怕,‘阳过’后身体虚是正常现象,恢复需要时间。我给你讲讲怎么调理,饮食、运动、心理都要跟上!”
林芳的故事并非个例。新冠疫情反复,很多人“阳过”后发现身体大不如前,乏力、失眠、食欲差成了常见困扰。如何科学恢复?一份详细的康复食谱和调理指南,或许能帮你重拾活力!
林芳“阳过”时,症状不算重,发烧三天,嗓子疼了两天,吃了退烧药和中药,很快就转阴了。她以为没事了,可转阴后,身体却像“漏了电”。她常觉得胸闷,稍微干点活就累得不行,晚上睡不好,白天脑子像蒙了层雾,连工作上的数字都记不清。社区医院的医生检查后说:“这是新冠后综合征,很多人都有类似情况,慢慢调理会好转。”
新冠后综合征(Long COVID)是指新冠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在转阴后仍持续出现疲劳、肌肉酸痛、脑雾(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心慌、失眠等症状,通常持续4周以上。研究显示,约10%-30%的新冠康复者可能出现此类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和女性更容易受影响。
医生解释,林芳的乏力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免疫系统失调:新冠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可能过度激活,导致炎症因子长期存在,引发持续疲劳。器官微损伤:病毒可能损伤肺、心、脑等器官,影响氧气供应和代谢功能。营养失衡:感染期间食欲下降,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肌肉流失和体力下降。心理压力:疫情带来的焦虑、隔离的孤独感可能加重失眠和疲劳。林芳听完,若有所思:“原来不是我矫情,是身体真没恢复好。”医生笑着说:“别急,科学调理,3-6个月内大多数人能恢复八九成!”
林芳在小区群里分享了自己的情况,没想到引来一堆共鸣。邻居张大姐说:“我阳过两个月了,还老咳嗽,爬楼喘得像拉风箱!”退休教师老李也抱怨:“我现在记性差得吓人,昨天还忘了孙子的名字!”大家七嘴八舌,都想知道:“阳过”后咋调理,才能快点好?
医生告诉林芳,新冠后恢复的关键是“补营养、促修复”。感染期间,身体消耗大量能量,蛋白质、维生素流失严重,导致肌肉无力和免疫力下降。她需要通过均衡饮食,补充能量,修复受损组织。
【康复食谱】
以下是适合新冠康复者的饮食方案,兼顾营养与易消化:
早餐:鸡蛋羹(2个鸡蛋+少许盐)+全麦面包1片+牛奶200毫升。
午餐:清蒸鲈鱼(100克)+西兰花炒瘦肉+糙米饭一小碗。
晚餐:豆腐蔬菜汤+杂粮粥+水煮鸡胸肉(50克)。
推荐食物:鸡蛋、瘦肉(鸡胸肉、瘦牛肉)、鱼肉、豆腐、牛奶。
每日摄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例如,林芳体重50公斤,每天需60-75克蛋白质,相当于2个鸡蛋+100克鸡肉+200毫升牛奶。食谱示例:
小贴士:少量多餐,避免油腻,蒸煮为主,减少肠胃负担。
加餐:猕猴桃1个+核桃3颗。
晚餐搭配:菠菜鸡蛋汤+胡萝卜炒木耳。
维生素C:促进免疫细胞活性,每日500-1000毫克(2个橙子或1个猕猴桃)。
维生素D:增强抗病毒能力,可晒太阳15-20分钟或吃三文鱼、蛋黄。
锌:修复组织,每日10-15毫克(牡蛎、瘦肉、南瓜子)。
推荐食物:深色蔬菜(菠菜、胡萝卜)、水果(橙子、猕猴桃)、坚果(核桃、杏仁)。
重点补充:
食谱示例:优质碳水:补充能量
早餐:燕麦粥(燕麦50克+牛奶200毫升+蓝莓少许)。
午餐:红薯小块+糙米饭。
推荐食物:糙米、燕麦、全麦面、红薯。
每日摄入:占总热量的50%-60%,以低升糖指数食物为主,避免精白米面。
食谱示例:
益生菌:调理肠道
推荐食物:酸奶、发酵食品(如泡菜)。
作用:新冠后肠道菌群可能失调,益生菌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食谱示例:每日1杯无糖酸奶(150毫升),搭配水果或坚果。
【温馨提醒】
避免高盐、高糖、高油食物,如腌制品、甜点、油炸食品,防止加重炎症。多喝水,每日1.5-2升,保持身体代谢顺畅。若有食欲差,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充复合维生素或氨基酸制剂。林芳按照食谱调整饮食,一周后感觉胃口好了,体力也恢复了一些。她笑着对阿明说:“这鸡蛋羹还真管用,小杰都抢着吃!”
医生叮嘱林芳,新冠后不宜久躺,适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乏力和心肺功能。但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她推荐以下方案:
第一阶段(1-2周):活动:散步、深呼吸、拉伸运动。时长:每日10-15分钟,强度以不喘、不累为宜。示例:饭后小区散步,配合深呼吸(吸气4秒,呼气6秒)。第二阶段(3-4周):活动:快走、太极拳、瑜伽。时长:每日20-30分钟,每周3-5次。示例:跟小区太极队学简单动作,增强肌肉力量。第三阶段(4周后):活动:慢跑、骑自行车、轻度力量训练。时长:每日30-40分钟,强度以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70%为宜。示例:林芳35岁,最大心率约185,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30以内。
新冠后运动需避免“过猛”。过度运动可能引发心肌炎或加重疲劳。若出现胸痛、心慌或呼吸困难,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佩戴智能手表监测心率是不错的选择。
林芳开始每天饭后散步,慢慢地跟小区大妈们学太极。她发现,运动后心情好了,晚上睡得也香了。小杰还嚷着要跟她一起“打拳”,家里充满了笑声。
林芳的脑雾和焦虑让她一度怀疑自己“废了”。医生提醒,新冠后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长期隔离、疾病恐惧可能导致抑郁或焦虑,加重身体症状。她建议:
林芳加入了社区的“阳后康复群”,大家分享食谱、运动心得,互相打气。她还在小丽建议下开始写日记,记录每天的进步。渐渐地,她发现自己不再胡思乱想,笑容也多了起来。
新冠后综合征的心理症状可能与神经炎症和压力激素失调有关。保持积极心态,配合适度社交,能显著改善脑雾和疲劳。若有严重抑郁倾向,及时寻求心理干预。
一个月后,林芳的变化让家人惊喜。她能轻松爬五楼,工作时思路清晰,连小杰都说:“妈妈又变回女超人了!”她每周坚持散步和太极,饮食上注重蛋白质和维生素,晚上还会听轻音乐放松心情。一次复查,医生笑着说:“你的心肺功能和免疫指标都在好转,继续保持!”
林芳感慨:“以前觉得‘阳过’就是小感冒,哪知道后遗症这么烦人。幸好听了医生的,慢慢调理才找回自己。”阿明也松了口气:“看到你好起来,我这心才算放下。”
林芳的康复故事在小区传开,激发了大家的健康意识。张大姐开始每天吃鸡蛋和菠菜,咳嗽明显减少;老李跟着太极队锻炼,记忆力也有改善。社区还组织了“阳后康复讲座”,邀请医生讲解饮食、运动和心理调理,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讲座上,小丽分享:“新冠后恢复是个系统工程,饮食是基础,运动是助力,心理是关键。只要科学调理,90%以上的人能恢复到感染前的状态!”居民们纷纷表示,要把康复食谱分享给家人,提醒父母和朋友重视健康。
林芳的经历告诉我们,“阳过”后的乏力和疲惫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的饮食调理、适度运动和心理支持,每个人都能找回活力。新冠虽带来了挑战,但也让我们更珍惜健康,学会与身体和解。
愿每一位“阳过”的朋友,都能像林芳一样,告别疲惫,拥抱新生。把这份康复食谱分享给父母和亲友,让健康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阳过”后身体虚弱是新冠后综合征的常见表现,科学恢复需“三管齐下”:均衡饮食补充营养,循序渐进恢复体力,积极心态重建信心。康复食谱以高蛋白、富维生素、低负担为主,搭配适度运动和心理调适,能加速恢复。健康无小事,及时调理,活力可期!
来源:呵护健康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