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众教育馆工作----老校长郝甦生自传体回忆录连载之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08:38 1

摘要:我工作的单位是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下设农村建设区办事处,成立于1935年后半年,地址就在晋祠庙内关帝庙里,它属于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领导。

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莎士比亚

(接上期) 十 在民众教育馆工作

我工作的单位是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下设农村建设区办事处,成立于1935年后半年,地址就在晋祠庙内关帝庙里,它属于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领导。

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的总部在省城文庙内。当时馆长是王庚身,副馆长是柯璜(定础),总务处主任是张佩铭(鼎文),教务主任是杨春荣(向之)。农村建设区办事处主任是王法文(宪谋)。

太原文庙

我们的办事处,主要工作是搞农村社会教育实验工作。划分晋祠镇附近的17个村为实验区,包括:北大寺、南大寺、赤桥、西镇、花塔、南城角、小站村、小站营、三家村、王郭村、张村、田村、索村等。

其中晋祠镇、纸坊村、塔院村、长巷村四个村为中心实验区。

主任王法文(字宪谋)是崞县人。手下有干事二人:房立盘(字居安)是大宁县人,另一个干事郝晋云(本太原县人,即我本人)。有一个事务员叫王学慰(字子安,文水县人)。工友二人,一个叫杨海蟾(忻县人),另一个是老申(柳子沟五坡人)。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根据陶行知先生的山海工学团精神(工以养生,学以顺生,团以保生的小先生制;和河北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晏阳初先生的导生制,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这正符合我在师范学习时的志趣。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经济到政治,设想办一个理想的实验农村建设区。

在教育上协助实验区17个自然村的小学校改进教学,以小学生制扫除文盲,提倡劳动教育,让学生勤劳建校,养成劳动习惯,举办小学生成绩展览会。展览学生的作业和自制教具,手工作业等,举行全区小学生运动会,提倡体育锻炼。

开办民众夜校,进行识字教育,招收附近农民和晋祠造纸厂工人,有四五十个人来学习农民识字课本(语文算术珠算等)。三个月一期,办过两期,进行过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发给毕业证书。其中有一部分爱好武术者由我传授武术,在办事处备有刀剑枪棍等武器。

我们向群众宣传国际国内形势,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每天将报纸上的重要新闻抄在壁报上,贴在晋祠,纸坊,塔院,长巷四个自然村的十字路口的壁报栏内,让民众了解当时的时事。我们携带留声机和晋剧唱片到附近村里播放。妇孺老幼都来听唱,然后我们就宣传抗日救亡,那时正是日寇侵略华北的时候。

我们还举办秋季农产品展览会,从省城民众教育馆搬运来大批动植物标本,有野猪、大蟒、孔雀、猴子、狼狗与各种各类矿产标本等,利用阴历九月初六晋祠庙大会,收集建设区农民生产的大南瓜、长谷穗、高粱穗、金皇后、玉蜀黍、棉花、稻谷等陈列展览。又开放留声机唱片。那天真是人山人海,扶老携幼都来参观,是一次农民庆丰收的大会。

我们还利用暑假期间举办小学教员暑期讲学会,在晋祠高小礼堂(奉圣寺内),聘请太原有名的教育家杨向芝、赵燕亭来讲学。参加的有附近小学教员六七十人,也有从县城和其他较远的农村来的。两周时间,最后摄影留念。会后都反映收获很大。

我们办事处还亲自进行农产品实验,种了五亩实验田。种优良稻种、朝鲜金字棉、金皇后玉蜀黍等。实验结果本年收成很好,优于本地产品。在农产品展览会上,我们专门将实验产品与一般农户产品对比陈列。另外还养了来克航鸡和长毛兔等家禽家畜。

办事处设有书报阅览室,动植物标本陈列室,文艺活动室(备有各种棋类,乒乓球台,刀枪剑棍等武术器械)。

办事处还专门设了简易医疗室,为农民免费医疗。馆内还专门派来一个叫乔岫岚的女士,是接产医生,专门为农民家庭免费接产。

为了参考其他地区经验,我与王法文主任亲自去太谷銘贤学校农事试验场和河北定县平教会农场进行了参观访问。

我在实验区办事处工作期间,还有幸接待过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启超之子),陪他在庙内考察了古建筑,拍摄了鱼沼飞梁、献殿、圣母殿、难老泉亭等古建筑结构。

1936年梁思成在晋祠考察

我还接待过北洋政府时代的教育总长傅增湘,周肇祥等来游览胜景,并在唐碑侧面刻石留念。

当时教育救国论者认为,中国的病根是愚、穷、弱、私四个字。主张通过语文教育、生产教育、健康教育、公民教育这四大教育达到智、富、强、公。当时定县平教会的口号是“除文盲,做新民“。

当时附近各村的教员能记起来的有:

晋祠高小(地址在奉寿寺内)

校长胡子贞(字固郷)

教员有胡同佐(字公辅),陈元洪(字巨川),朱翰章(字振亚),宋立山,任学恭等。

晋祠女小(地址在文昌宫)教员郑兰香

塔院小学,张枢(字天锡)

长巷小学:张同贤

纸坊,志荔学校:张庆亨

南大寺:赵定国。

北大寺:武荣奎

赤桥:刘钰

西镇:武夺元,冯锡华

花塔:张崇仁,

南城角:郝定国

王郭村:王益寿,王永寿。

张村:王之曜,

田村:马冠庸,张俊文

小站村:孟利贞

枣园头:张建功,

三家村:白……

未完待续。此自传文稿由珍尔根据传主本人亲笔写的手稿整理而成。请继续关注下一章节:日寇来了。

来源:太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