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郑姓,不得不说郑姓的祖地荥阳及其周边地区,比如新郑市、郑州市,如今荥阳市和新郑市都是郑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在唐朝时期,荥阳郑氏整个家族达到了巅峰,唐朝的一小半宰相都出自荥阳郑氏,如今大部分郑氏族人也都是荥阳郑氏的后代,追根溯源,荥阳郑氏的先祖是周宣王之弟姬友
说起郑姓,不得不说郑姓的祖地荥阳及其周边地区,比如新郑市、郑州市,如今荥阳市和新郑市都是郑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在唐朝时期,荥阳郑氏整个家族达到了巅峰,唐朝的一小半宰相都出自荥阳郑氏,如今大部分郑氏族人也都是荥阳郑氏的后代,追根溯源,荥阳郑氏的先祖是周宣王之弟姬友,也就是郑桓公,姬友被封于郑,建立诸侯国郑国,因此大部分郑氏族人奉郑桓公姬友为得姓始祖。
不过姬姓郑氏并非最早的郑姓,在商王武丁时期,武丁封他的儿子子奠于郑,史称子姓郑国,在商代灭亡后,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同一时期,周武王分封姜太公之子井叔于郑(史称西郑),井叔的后人也以郑为姓。
除了上述三支以外,古褒国附庸之邑南郑,以地为姓,也就有了第四支源出不同的郑姓族人,之后主要有五个少数民族的郑姓,分别是朝鲜族、蒙古族、裕固族、哈尼族、满族。
郑姓族人经过3000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大约有1280万人口,是我国的第21大姓氏,并且历代郑姓名人的比例超出平均值。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的收录,郑姓历代名人494位,占总名人数的1.0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15位,接下来根据姓氏词典和历代名人的相关资料整理出了一部分郑姓名人,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1,郑国,战国时期水利学家,设计并修建了郑国渠。
2,郑当时,西汉右内史、大农令、汝南太守。成语“门可罗雀”的主人公。
3,郑吉,西汉将领,外交家,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者,首任西域都护,为将期间,破车师,降匈奴日逐王,威震西域。
4,郑兴,东汉经学家、儒学家。
5,郑众,郑兴之子,东汉经学家、大司农,著作《春秋左氏传条例》《孝经注》。
6,郑崇,西汉丞相大车属,以公正刚直闻名。
7,郑弘,东汉太尉,屡有政绩,减损国费。
8,郑玄,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创立郑学,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整理古籍,博采众家之长。代表作《天文七政论》《中侯》。
9,郑道昭,北魏诗人、书画家,代表作《登云峰山观海岛》。
10,郑愔,唐代宰相,诗人,代表作《桑条乐词》。
11,郑虔,唐代书法家、文学家、画家,代表作《天宝军防录》《胡本草》《荟萃》。
12,郑珣瑜,唐代著名宰相,颇有政绩。
13,郑覃,郑珣瑜之子,唐代宰相、经学家,“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人物之一。
14,郑慈明,唐代宰相。
15,郑余庆,郑慈明之子,两次担任宰相,有作品《郑余庆集》留世。
16,郑,唐代宰相,代表作《郑诗集》。
17,郑颢,郑子孙,唐代状元驸马。
18,郑注,唐代藩镇节度使,帮助唐文宗杀王守澄。
19,郑澣(huan四声),郑余庆之子,唐代进士。
20,郑朗,郑珣瑜次子,唐代宰相。
21,郑畋(tian二声),唐代宰相、诗人,三任宰相,讨伐黄巢。
22,郑从谠,郑澣之子,唐代宰相,两次出镇河东。
23,郑延昌,唐代宰相。
24,郑买嗣,五代十国时期大长和开国皇帝,灭亡南诏。
25,郑昌图,唐僖宗时期宰相。
26,郑谷,唐末诗人,代表作《云台编》《宜阳外编》。
27,郑纾,北宋陈州通判。
28,郑獬(xie四声),郑纾之子,宋代大臣、文学家,代表作《郧溪集》。
29,郑樵,宋代史学家、校雠学家,代表作《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
30,郑芝秀,南宋知名文人。
31,郑会,南宋礼部侍郎,代表作《亦山集》。
32,郑光祖,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送情锁倩女离魂》。
33,郑廷玉,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看钱你买原价债主》《包待制智勘后庭花》。
34,郑公智,方孝孺弟子,因方孝孺被诛十族而被诛杀。
35,郑和,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多次南下西洋。
36,郑成功,明末清初著名军事将领和一方诸侯。
37,郑燮,别名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诗书画堪称三绝,代表作《板桥全集》《甘谷菊泉图》《清光留照图》《墨兰图》。
38,郑之侨,清代知府。
39,郑复光,清代科学家,代表作《镜镜冷痴》《郑元甫札记》《郑瀚香遗稿》《安徽通志稿》。
40,郑坤,近代民主革命义士。
41,郑振铎,现代文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中国俗文学史》《玄览堂丛书》。
42,郑少秋,实力派演员。
43,郑秀文,实力派歌手和演员,代表歌曲《值得》《眉飞色舞》《我们的主题曲》。
来源:艺术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