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廿七载寒暑躬耕,从明祖陵镇到淮河镇,从村建站办事员到经济建设与发展办公室主任,龚显平始终以赤子之心丈量着这片土地的变迁。晨曦微露时查看项目进展,暮色四合时倾听百姓心声,这位被群众亲切唤作“老龚”的人大代表,用脚步编织出一幅乡村振兴的锦绣图景。
初心如磐,铺就振兴坦途
廿七载寒暑躬耕,从明祖陵镇到淮河镇,从村建站办事员到经济建设与发展办公室主任,龚显平始终以赤子之心丈量着这片土地的变迁。晨曦微露时查看项目进展,暮色四合时倾听百姓心声,这位被群众亲切唤作“老龚”的人大代表,用脚步编织出一幅乡村振兴的锦绣图景。
“让乡亲们住有宜居、业有可为,这是人大代表的使命。”面对群众反映的“出行难”,他实地踏勘百余公里,统筹国开行专项资金,以工匠精神雕琢出龙飞大道、沿洪泽湖大道45公里“美丽农村路”。青砖黛瓦的立面改造工程中,他三易设计方案,注入现代活力,让老街道焕发新生机。
安居筑梦,绘就幸福画卷
在龚庄小区建设现场,总能看到龚显平戴着安全帽与施工方研讨图纸的身影。为确保安居工程质效,他带头发起了“代表监督+群众评议”双向评价机制,从地基浇筑到门窗安装全程跟进,切实保障了房屋改造建设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符合了群众需求。当周大爷颤抖着接过新房钥匙时,老人浑浊的眼里泛起泪光:“这么漂亮的房子还有电梯、小区里的运动器材,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啊!”
三载耕耘结满硕果。龚庄小区121户、明陵小区115户先后点亮万家灯火,枕水人家三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如今,枕水人家社区广场上,孩子们在智能健身器材间嬉戏,老人们坐在连廊里细数变迁。而龚显平的手机里,仍存着周大爷发来的视频:阳台上,老人精心侍弄的月季开得正艳,背景里新居灯火如星河落地。
民声为鉴,架起民心桥梁
每周星期五的代表进站坐班总是门庭若市。龚显平的民情日记本密密麻麻记着群众心声:王大娘反映污水倒灌、张师傅提议规范摊点……这些“板凳夜话“的民生温度,最终淬炼成两份沉甸甸的议案。
今年县人代会上,龚显平将群众“板凳会”上的“唠家常”转化为《关于在盱眙县东方大道东方都市到金山花园区域实行地摊经济的建议》,提出2个月内便从“纸上”落到“地上”,激活了城市夜晚的烟火气,更成了周围群众“尅“虾、撸串的好去处。如今,“东方不夜街”霓虹璀璨,摊位井然有序,每晚飘散的小龙虾香气里,升腾着70余个家庭的生计希望。
从青丝到华发,龚显平将人生最美的年华化作滋润乡土的甘霖。当问及坚守的力量,他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新社区笑道:“代表证不是勋章,而是永不停歇的冲锋号。”这或许就是新时代人大代表最生动的注脚——在泥土中扎根,在民心中绽放。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