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嘉诚家族差点把全球四十多个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资本,这事儿还没彻底凉透,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突然又跳出来,说要收回租给中国99年的达尔文港。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李嘉诚家族差点把全球四十多个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资本,这事儿还没彻底凉透,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突然又跳出来,说要收回租给中国99年的达尔文港。
乍一听像是商业纠纷,可仔细琢磨,里头的水深得很。
一边是美国资本围堵中国航运命脉,另一边是澳大利亚突然翻脸毁约,这两件事看似无关,背后却像商量好了似的,全冲着中国来的。
更蹊跷的是,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和反对党领袖达顿明明在竞选擂台上打得火热,这回却异口同声喊着要“收回港口”,连装都不装了。
中企老老实实经营近十年,港口越做越红火,怎么突然就成了澳大利亚的“眼中钉”?
达尔文港这事儿得从十年前说起。2015年,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主动找上中国岚桥集团,签了份99年的租赁合同,把这座北部最大港口交给中企运营。
按协议,岚桥集团先掏了5亿多澳元,又承诺再投资升级港口设施,租期一口气签到2114年,表面上看着一切都好,一个双赢的局面。
当时澳大利亚算盘打得响:中国是自家铁矿、煤炭的最大买家,港口交给中企运营,既能稳住贸易基本盘,还能拉来真金白银搞基建,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可谁也没想到,十年后风云突变。
最近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突然在广播节目里放话,说政府正在“寻找私人买家”,尤其盯着养老基金这类本土资本,打算把达尔文港从中国人手里“赎回来”。
反对党领袖达顿更狠,直接撂话“如果赢得大选就动手”,甚至暗示不惜强行收回。
这边政客们唱双簧,那边岚桥集团却一脸懵公司独立董事奥康纳明确表态:政府压根没找我们谈过,我们也没打算卖!
明明白纸黑字的合同摆在那儿,澳大利亚政府却像失忆了似的,硬要上演“过河拆桥”的戏码。
要说这事儿纯粹是商业纠纷,恐怕三岁小孩都不信。
时间线往前倒几个月,美国那边正闹得凶,特朗普重启对华关税战不说,还派议员鲁比奥跑到巴拿马施压,逼着人家中断和中国港口的合作。
更巧的是,李嘉诚家族准备把全球四十多个港口卖给美国贝莱德集团的消息,恰好也是这阵子曝出来的。
虽说中方出手暂缓了交易,但明眼人都看出来,美国这是铁了心要掐住中国航运的脖子。
澳大利亚选在这个节骨眼跳出来,摆明了是给美国递投名状。
阿尔巴尼斯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五月份澳大利亚大选在即,他领导的工党被特朗普加征关税打了个措手不及。
当初拍胸脯保证能拿到美国“豁免权”,如今被现实啪啪打脸,总得找点场子回来。
中国就成了现成的“背锅侠”:炒作“国家安全”、渲染“经济依赖”,既能转移国内对关税问题的怒火,又能扮演出“捍卫主权”的硬汉形象。
有趣的是,向来和工党唱反调的反对党,这次居然罕见地统一战线,达顿甚至扬言“当选后立刻动手”。
两党突然团结对外,倒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在对付中国这事儿上,澳大利亚政客永远穿一条裤子。
不过,澳大利亚可能低估了玩火的代价。岚桥集团握着白纸黑字的合同,真要撕破脸打官司,澳大利亚“法治国家”的招牌怕是要砸个稀烂。
更何况中国手里还攥着杀手锏:澳大利亚铁矿石、煤炭、葡萄酒、龙虾,哪个离得开中国市场?
去年中澳关系刚有回暖迹象,这会儿突然背后捅刀,保不齐哪天超市里的澳洲牛排就得集体下架。
阿尔巴尼斯嘴上喊着“不会报复美国”,转头却把中国当软柿子捏,这招“欺软怕硬”实在算不上高明。
话又说回来,澳大利亚这么急吼吼地折腾,恐怕还有层说不出口的焦虑。
今年以来,中国军舰在澳周边海域搞演习、科考船在南部海域做调研,这些再正常不过的国际活动,愣是把澳大利亚政客吓坏了,更是造谣咱们这时“间谍船”。
自家海军几斤几两心里门儿清,军事上拦不住中国船,就只能在经济领域找补。
可硬要拿达尔文港开刀,倒像是打不过对手就砸自家场子:毕竟这港口现在每年帮着澳大利亚往中国运千万吨货物,真闹掰了,哭的到底是谁还真不好说。
眼下最尴尬的当属岚桥集团。按合同安安稳稳经营到2114年的美梦,突然被政客们搅得稀碎。
人家前脚刚砸进去不少多澳元升级设备,后脚就听说房东要毁约,搁谁都得急眼。可澳大利亚政府现在光打雷不下雨,既没正式谈判也没报价,纯粹在舆论上放空炮。
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澳方在测试中方底线:要是中国反应不激烈,他们就真动手;要是中方强硬反制,说不定又缩回去装没事人。
这种“切香肠”战术,澳大利亚政客可是玩得炉火纯青。
国际观察家们已经嗅到危险信号。美国围堵中国航运不是新鲜事,但拉着盟友公然撕毁商业合同,算是开了个恶劣先例。
今天能拿达尔文港做文章,明天就能对中资煤矿、铁路下手。
澳大利亚这出戏码,看似是自家政客捞选票,实则是给美国霸权铺路。
只不过,当小弟的往往看不清大局:当年跟着美国打贸易战,结果丢了中国市场;如今又想当反华急先锋,怕是还得再栽跟头。
李嘉诚的港口买卖按下暂停键,澳大利亚的强收闹剧刚拉开帷幕,这两出戏码看似相隔万里,实则被同一根线牵着:美国正用尽手段要把中国挤出全球航运版图。
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既不是百年前的苦力输出国,也不是只会抗议的软柿子。
澳大利亚若真敢撕毁百年租约,等着它的可不止贸易反制那么简单。
国际社会都在盯着看:当契约精神沦为政治工具,到底谁会沦为真正的“孤岛”?
来源:韩知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