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滴灌”育强1772名嘎查村后备人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05:55 1

摘要:7月29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东白音胡硕嘎查的大棚里,阳光透过薄膜洒在绿油油的菜苗上。嘎查委员会委员董永强蹲在地头,声音洪亮地向围拢的村民讲解:“这茬叶子边缘有点卷,得注意通风控温了!”他黝黑的脸上挂着汗珠,笑声爽朗,“大学一毕业我就回了村,是党组织把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高敏娜 实习生 王越

7月29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东白音胡硕嘎查的大棚里,阳光透过薄膜洒在绿油油的菜苗上。嘎查委员会委员董永强蹲在地头,声音洪亮地向围拢的村民讲解:“这茬叶子边缘有点卷,得注意通风控温了!”他黝黑的脸上挂着汗珠,笑声爽朗,“大学一毕业我就回了村,是党组织把我领进门,让我在镇里的乡土人才孵化中心练就了大棚种植的‘硬功夫’。”

然而,时间拨回到2021年刚当选嘎查委员会委员那会儿,董永强清楚记得乡亲们投来的目光:“看我年轻,那眼神里都带着问号呢。”咋办?“用行动说话呗!”田间地头,村里大事小事他抢着干;大棚内外,他更成了大伙随叫随到的免费“技术顾问”。汗水浸透了衣衫,也浇灌出了信任——如今,“青年致富带头人”“乡村工匠”的奖状摆在案头,但他最珍视的,是乡亲们那亲切的招呼和信赖的眼神。“这比啥奖都金贵!”董永强抹了把汗说。

董永强的成长经历,正是兴安盟精准培育嘎查村“一肩挑”后备力量的生动缩影。

着眼2025年嘎查村“两委”换届,如何储备一支靠得住、能胜任的“一肩挑”后备队伍?兴安盟给出的答案是:精准滴灌,因人施策!

瞄准换届目标,兴安盟早早启动“头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精挑细选的1772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被纳入重点培养库。这支队伍来源广、基础各异,“大水漫灌”行不通!为此,兴安盟细辨“五种情形”,为每个人量身定制成长路径,让培育精准到“点”,为换届备足“源头活水”。

思想铸魂、学历赋能是第一步。针对47名非中共党员的优秀苗子,逐人落实入党培养措施,如今,这批人选已全部发展成预备党员或正式党员,筑牢了政治根基;对397名学历待提升的“潜力股”,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将他们送入成人学历教育班深造。截至目前,已有74人顺利毕业,知识储备更加丰富。

“乡土人才孵化中心一成立我就加入了,经过两年系统培养后,我于2021年成功当选嘎查‘两委’成员,跟着大伙抓支部建设、给乡亲们办实事,一天一天磨炼下来,处理事情的能力长了一大截。”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保安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蔡金全说。

对257名实战经验或综合能力尚有短板的人员,兴安盟搭建“联手帮带”大舞台。盟旗党校、乡土人才孵化中心、乡村振兴大讲堂成了“练兵场”,政策理论、党建实务、致富技术、乡村治理……一系列“干货满满”的实务培训轮番上阵,能力短板补得又快又实。

“起初我嫌小徐唠叨,总劝我买防返贫保险,这跟我这普通户有啥关系?直到去年我和母亲住院,保险实打实地报销了1万多元,我才懂她的良苦用心。”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家子村村民刘景全口中的“小徐”,是村里的乡村振兴专干、90后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徐兰鹏。从“外来媳妇”到“小徐同志”,她走遍214户宣传政策,在“跟岗锻炼”中练硬本领,用实干赢得了人心。

对455名群众威信待提升的骨干,兴安盟精心设计“实践考场”,通过设岗定责、跟岗锻炼、志愿服务等,引导他们沉到田间地头、融入百姓中间,实实在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在一次次为民办实事中,提高群众认可度。

“刚被选为村书记后备人选时,我心里直打鼓,怕挑不起担子,多亏了盟里培养和镇领导驻村指导。我逼着自己学、扑下身子干——下田地、访农户,劲儿没白费。现在,调解矛盾能抓住根儿,落实政策算得清账,连帮乡亲搞电商卖土货都能说出门道。”2025年补选为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舍林嘎查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郭丽娟笑着说,“基层就是最好的‘练兵场’,肯学肯干,本事自然长!”

对616名各方面条件相对成熟、能力突出的佼佼者,兴安盟侧重“压担子、给平台”。在现任“两委”班子暂无空缺时,重点将他们作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一旦出现岗位空缺,则及时吸纳进入班子,让他们在关键岗位上提前历练、增长才干。

在兴安盟,1772名后备人选如同撒进沃土的金色种子,正借着党组织的阳光雨露破土拔节!从设施大棚到电商直播间,从调解现场到项目工地,处处都是他们实干的身影。他们不仅是2025年换届的“储备力量”,更是此刻澎湃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鲜活动能。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