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不可否认,作为“天下第一会”,中国食品酒类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与引领者,糖酒会还是以多年积淀持续发挥着“行业风向标”的重要作用,也被行业和企业视为确定前行方向的重要观察窗口,各大酒企、经销商、资本都在透过春糖审视产业发展方向,从而制定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绝佳
一年一度的春糖已经过去,按照行业的说法,今年的春糖依旧是“冷”意朦胧,规模再大、活动再多,似乎也未能扭转产业降温的趋势。
但不可否认,作为“天下第一会”,中国食品酒类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与引领者,糖酒会还是以多年积淀持续发挥着“行业风向标”的重要作用,也被行业和企业视为确定前行方向的重要观察窗口,各大酒企、经销商、资本都在透过春糖审视产业发展方向,从而制定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绝佳路径。
01
从春糖看中国酒业的新趋势
春糖,全国最大的商品交易会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那时全国供应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春糖的前身。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春糖也开始蓬勃发展,参展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展出的商品品种也日趋丰富,这使得春糖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糖酒类商品交易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买家和观众。
春糖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也为中国食品酒类行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过去,春糖极大的为品牌方和经销商提供了撮合交易的机会,但随着宏观经济的转型、行业周期性、结构性调整及消费趋势的变革,糖酒会的招商交易功能在逐步弱化。
这一次糖酒会更多的体现了从过去针对B端招商到跨业融合发展、向C端的一个转变。在这方面名酒企业做得非常好,比如精准针对中高端人群的窖主节,还有古井贡针对消费者打造近2000㎡沉浸式独立展厅等等,这些都是酒企在产业变革下作出了战略性创新。
今年春糖我们发现有一些改变,从过去的“节”升级为“季”,联动百余场全域活动,带动餐饮、文旅消费等,形成“会展-消费-制造”协同发展的新经济生态,这一经济生态的本质就是面向C端的发令枪。
在招商方面,今年很明显的能感受到,企业在招商趋于精准化,我参加了国台、习酒、西凤的活动,他们更多的会看重区域性的线下网络经销商。
这些经销商手中握有的资源是酒企开拓市场最为看重的,因此酒企会依托区域经销商的市场影响力和客户关系进行渠道建设与管理体系,最终实现市场精细化运营模式的可实施、可推广、可复制。
另外,也能感受到产业在面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积极转变和创新,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价值叙事”的转变,我在逛葡萄酒展区时,发现有品牌通过AI酿酒技术与WPS定位系统实现“盲品对比”,将进口酒价格偏见击碎的同时,成功植入Z世代社交货币属性。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酒企引入 AI 视觉检测技术,对酒品灌装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降低了人工检测的误差率,还有通过AI数据分析预测酒体品质,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等。
02
哪些细分赛道会迎来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近年来有一个巨大的转变,从过去的城市化、工业化大建设阶段过渡到了大消费阶段,目前全世界大约拥有1.6万公里的地铁,中国有接近1.2万公里,占了世界的2/3,全世界高铁4.2万公里,中国占了3.4万公里,全世界高速公路接近50万公里,中国接近30万公里,全世界10大港口有9个在中国,全世界10大机场有7个在中国,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让我们的经济与城市化建设与西方的距离大大缩短,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但是依靠过去的投资建筑房地产等工业拉动经济的时代已经结束,经济在快速转型,在这转折点下,哪些细分赛道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呢?
先来看酒产业趋势,回看上一轮产业周期,茅台的价值提升带动了整个高端酒的繁荣,引领了新一轮的产业高潮,布局高端品牌的渠道商充分享受到了市场红利。
随着产业调整的到来,白酒开始从暴利、短利逐步走向长远、微利、甚至是亏损,再加上宏观经济的调整,使得白酒从过去中高端繁荣逐步过渡到大众消费阶段。
再来看消费者, 当下,以 95、00 后为代表的 Z 世代渐成消费主力,酒类消费从“千人一面”到“我的酒杯我做主”,新兴年轻消费群体更注重功能、个性、健康为特征的“轻饮酒”文化。
另外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1950年的38岁左右到改革开放的58岁左右,到现在已经达到人均78岁左右,所以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民的健康。人均寿命的延长,也延长了我们酒类消费时限,平均每个人的消费向后延了10年左右的时间。
从产业趋势到消费趋势的演变,我们可以得出三个关键词,即健康、养生、亲民。这也是未来白酒需要主攻的方向,企业需要通过产品品质的创新、品牌文化的创新、营销的创新和传播的创新来对接变化的新市场。
春糖期间,有一个心产品让我印象深刻——福桃三根人参酒,它把握了Z世代养生需求崛起以及银发经济红利释放,以“南酒北参”为融合,开创健康酒差异化路径。这个酒有几个特点,一是价格亲民,二是产品包装瓶型,一目了然,既适合像我这样的60后人群,也适合80后人群,还适合90后人群。
实际上人参在中国是一个大的IP,还有我们的虫草、枸杞、川贝这些可以食用药用的产品,所以这就对接了年轻人、老年人的健康消费需求,引发时代的对接。
目前,年轻人休闲性消费是主流。以西方蒸馏酒为例,它可以在多个场景中运用,如酒店、机场、咖啡店都可以,中国目前酒的消费场景还停留在商务端,随着新时代人群的出现,像茶馆、酒馆、酒店等新场景都可以为产品创新提供帮助。
03
产业变革下
企业如何破局与共生
首先在渠道端,需要抓线下经销商,白酒市场已然从由跑马圈地的招商式增长向地面动销增长转型,这个阶段,市场的打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市场的精细化运作实现资源的聚焦和消费聚焦,从而形成渠道、消费者、品牌三维度的“同频共振”。
经销商显然要起到承接作用,尤其是区域性的经销商,他们在本土深耕多年,资源优势丰厚,企业需要和本土经销商建立联系,取得信任,最大化的发挥错位竞争。当然经销商信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没有经销商信任,地区的市场动力不会太足。
其次是发挥口碑认知,占领消费者心智,利用媒体的口碑,实现以一对一、一对多的种草,打造的核心就是要针对90后、95后新的人群,以亲民酒为核心,重构产业价值链,实现对新兴人群的占领。随着他们年龄增长,社会角色提升带动背后消费提升,从而塑造自身品牌,抓住市场机会。
在这样情况下,电子商务、抖音,基于圈层营销的传播方式都存在,需要与这个群体对接的品牌文化、品牌元素、品牌故事、品牌传播手段,核心是基于认识确定战略,基于能力整合资源,基于未来构建模式,根据需要打造团队。
最后是利用新技术、新手段。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大模型的内容文创与窄众圈层的精准推广成为可能,与咨询广告等智业机构合作,以酒商为支点,将产业协会组织与商学院等社会团体结合,以酒+文化+跨业商务整合,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创建新的品牌市场成功模式。
基于此,企业更应该探索与AI结合,怎么来提高我们的传播效率和创新营销模式,在这方面福桃三根人参酒也做出了探索。
福桃三根人参酒基于每一个终端建立一个群,然后由零售端的群到分销商的群,再到经销商的群,带到全国的群,他们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后台处理器,有专门的团队对接,可以精准的将每天传播信息的动态到达他所有的消费者和零售终端。
宏观决定产业,产业决定企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企业要认清现实做好准备,运用自身优势、整合企业资源、弥补短板,进而确定企业战略,从而寻找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绝佳路径。
来源:长江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