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创新赋能互联网企业行稳致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02:04 1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营模式和员工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对传统企业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如何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组织中筑牢党建根基,既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在数字领域的延伸,更直接影响着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

转自:中国改革报

□ 朱丽丽 邱 辉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营模式和员工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对传统企业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如何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组织中筑牢党建根基,既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在数字领域的延伸,更直接影响着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企业的内部结构与经营业态会对传统党建工作构成多维挑战。

组织生态维度,互联网企业普遍采用项目制和扁平化管理模式,组织边界趋于模糊,党员分布碎片化,员工流动性高,导致以固定组织单元为基础的传统党建覆盖方式难以有效触达全体党员,组织生活的常态化开展面临空间与时间的双重制约。

技术适配维度,数字技术重塑了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但部分互联网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式仍停留在线下会议、纸质台账等传统形态,与企业数字化运营的内在逻辑脱节,党建工作的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水平滞后,难以满足党员尤其是年轻技术型党员的参与需求,制约了党建工作的效能。

思想引领维度,互联网行业员工结构的年轻化、知识化特征显著,多元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在网络空间加速传播碰撞,青年党员的思想行为模式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对党组织凝聚共识、引领价值取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挑战本质上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与传统党建范式之间的结构性张力,亟需通过多措并举,探索适应互联网企业特点的党建新路径。

依托互联网企业格局

创新党建组织形式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企业的组织形态与人员结构具备动态化、轻量化特征,传统科层制党建组织模式难以适应其发展需求,亟需通过组织重构实现党建组织形式的创新性突破。

突破固定架构,适配动态业务。需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推行柔性化组织设置模式。通过将党组织建在项目团队、技术攻关小组、业务单元等动态化载体上,形成支部随项目组建、党员随任务集结的弹性组织机制,使党组织能够灵活嵌入企业研发、运营、管理等各个业务链条,实现组织覆盖与业务开展的同频共振。

依托技术管理,覆盖流动党员。根据互联网行业党员流动性强、分布分散的特征,构建数字化、精准化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党员电子档案,实时追踪党员流动轨迹,搭建线上平台开展组织生活,确保流动党员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纳入党组织管理范畴。

整合多元资源,推动集群联动。针对互联网产业生态化发展趋势,需打破单一企业封闭的党建模式,建立跨企业、跨行业的党建联盟协同体系。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的党建资源,构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促”的协同平台,推动党建工作从“单体作战”向“集群联动”转变,最终形成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良性生态,为互联网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适应互联网技术环境

构建智慧党建生态

互联网企业应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党建工作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党建模式的现代化转型。

搭建数字平台,整合党建功能。依托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智慧党建数字平台,整合党务管理、组织生活、学习教育及数据监测等核心功能模块,形成覆盖党建全流程的线上管理系统,实现组织关系转接、党费缴纳、理论学习和活动签到等业务的在线处理,提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

强化大数据应用,精准服务党员。可开发党员学习智能推荐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党员的知识结构、学习偏好和岗位需求,为其精准推送定制化的理论课程、政策解读和业务知识,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

构筑沉浸场景,推动资源共享。融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5G直播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党建体验场景,开展跨地域远程党课直播、云端组织生活会等活动,实现党建资源的跨区域共享,有效解决互联网企业党员分布分散、集中学习困难的问题,推动党建工作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强化先进文化浸润

营造互联网文化氛围

互联网企业的党建文化需要立足行业特性与技术优势,构建兼具政治性、时代性与创新性的文化生态,实现党建文化与企业价值的深度融合。

红色基因引领,构筑文化共识。将党建目标与企业愿景衔接,将党性要求与职业精神统一,打造具有互联网特色的文化体系,包括在人才培养中突出红色教育、在企业管理中融入党性修养的要求,通过文化理念渗透、制度规则引导,使党员在业务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形成“党建促发展、发展强党建”的文化共识,激发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认同与归属感。

创新传播载体,增强文化氛围。互联网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与平台资源,创新党建文化传播载体。通过开发红色主题数字产品、打造线上党建文化空间、培育党员网络意见领袖等方式,将党的理论、红色历史、先进典型转化为符合数字时代传播规律的内容形态,以可视化、互动化手段增强文化吸引力。

引导党员发声,发挥主体价值。引导党员在网络空间主动发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使党建文化形成广泛的社会辐射效应。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企业党建需以技术为引擎、组织为载体、文化为纽带,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在技术理性中注入人文精神,在商业逻辑中坚守政治方向,形成具有互联网行业特色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内核。

【作者朱丽丽系中共新余市委党校讲师,邱辉系中共景德镇市委党校讲师;本文系江西省社科基金“十四五”(2025年)地区项目《凝“新”聚力“新”心向党——新余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路径研究》(编号:25ZXDQ21)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