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湖南长沙教育局发布文件:如果你被评定为长沙市A、B、C类顶尖人才,那么你的子女中考的时候,可以实行“单列录取”, 这个事情引发了很大的争议,说白了,就是直接进入好的高中,不用走统招的路子了,那么这个ABC类人才都是什么人呢?
别鸡娃了,你该鸡的,是你自己。因为年薪到了50万,就有可能给孩子拼一个中考的“绿色通道”。
最近湖南长沙教育局发布文件:如果你被评定为长沙市A、B、C类顶尖人才,那么你的子女中考的时候,可以实行“单列录取”, 这个事情引发了很大的争议,说白了,就是直接进入好的高中,不用走统招的路子了,那么这个ABC类人才都是什么人呢?
A类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等,B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奖者,C类包括“金话筒”奖获得者。 重点还有D类人才,认定标准很有意思,是长沙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年薪50万元以上的高级研发管理人员,D类人才的子女,虽然不享受中考特权,但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优先择校权,没错,年薪够上50万,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了。
说实话,这种城市抢高端人才的政策,已经是各地的基本操作了。直接拿教育资源当“胡萝卜”,这个更是很多地方不会公开的秘密,长沙公开对外宣布那也是敢为人先了。 不过我有个疑问,人才的子女就一定是人才吗?
长沙教育部门虽然第一时间出来做了解释,说单列录取,不会影响统招名额,普通小孩该怎么招就怎么招,但舆论来看大家还是不服气。 优质高中资源整体固定,单列多招一批,会不会影响统招?师资、校舍也会扩大吗?长沙相关部门没有做出进一步解释。 要知道,在一半的学生上高中,而另一半的学生分流到中专职高技校的五五分流政策下,中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高考。近些年各地对复读的初三毕业生,做了各种限制,包括复读生需要“减分”之后进行排名录取,复读生不允许报部分重点高中等等。
在这个背景下,人才子女优先得到的优质教育资源,可能是分流线上下的学生梦寐以求的。 当然,中西部城市求贤若渴的心情,也可以理解。还是以长沙为例,夹在武汉、重庆、广州等几个“大哥”中间,长沙的人才和资源都面临被虹吸的风险。在珠三角地区,湘菜馆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湖南省内,深圳更是被人戏称是湖南省第二省会,3个深圳人就有一个湖南人,足以见得湖南省人才和人口外流的严重性。
2000年的长沙GDP总量仅656亿,在全国排不上号,与郑州、武汉相比更是差距明显。为什么长沙房价在全国都是洼地,这就是长沙抢人的手段之一。
2001年到2017年,长沙常住人口几乎翻了一番,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回流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只不过,当其他城市回过味来,不断加码抢人才的力度的时候。长沙也确实需要拿出新的筹码了。只是,这个筹码不应该是教育公平!
武汉光谷给科学家开百万年薪+股权激励,合肥押注量子科技,用产业前景留人,成都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新增学位61.11万个把教育资源均衡化做到全省无死角,来了就有书读。这些城市证明,真正的吸引力是阳光下的发展机遇。
一座城市的最大竞争力,一定是让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也能相信,这里是公平的、正义的,通过自己的奋斗就能创造出奇迹的。而恰恰是这样“给了普通人公平和机遇”的城市,才值得普通人托付自己的未来!
我是崧楠,关注我,做个商业世界的明白人
来源:楠哥有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