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缝扎左心耳,没有获益!阜外医院王杨和袁昕教授2025年ESC大会最新试验报告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4 22:41 3

摘要: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欧洲心脏大会(ESC)上,阜外医院孙寒松教授、袁昕教授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CHA₂DS₂-VASc评分≥2、但术前无房颤的瓣膜手术患者,预防性缝扎左心耳并未在1年随访中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TIA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发生率。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欧洲心脏大会(ESC)上,阜外医院孙寒松教授、袁昕教授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CHA₂DS₂-VASc评分≥2、但术前无房颤的瓣膜手术患者,预防性缝扎左心耳并未在1年随访中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TIA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发生率。

阜外医院王杨和袁昕大会主会场Hot Line板块上报告了该研究。研究同期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

王杨教授

袁昕教授

OPINION研究设计为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1:1)、优效性试验。共纳入2118例无术前房颤但CHA₂DS₂-VASc评分≥2、需接受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术后随访1年。

研究发现,1年复合事件(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心耳缝合组发生率为6.9%,对照组为8.2%(P = 0.25)。

两组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相当,均为2.5%。术后新发房颤分别为29.2%和32.3%,无显著差异。

两组在30天死亡率、出血事件、再次手术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也相当。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相关推荐